家在青山下,投閒岁月多
出处:《赠平首座》
宋 · 王炎
家在青山下,投閒岁月多。
杜门长却扫,杖锡独经过。
学佛非无法,哦诗恐是魔。
愿言行古路,莫遣覆藤萝。
杜门长却扫,杖锡独经过。
学佛非无法,哦诗恐是魔。
愿言行古路,莫遣覆藤萝。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家:住所。青山:青翠的山峰。
投閒:闲暇时。
杜门:闭门不出。
却扫:打扫。
杖锡:拄杖出行。
哦诗:吟哦诗歌。
魔:迷惑。
言行:言行举止。
覆:覆盖。
藤萝:藤蔓植物。
翻译
我家居住在青山脚下,空闲的时光很多。常常闭门不出,打扫庭院,独自拄着拐杖走过。
学习佛法并非没有方法,但吟哦诗歌可能让我陷入迷惑。
我希望能遵循古人的道路生活,不要让藤蔓覆盖我的足迹。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佛学和诗歌的态度,同时也是对友人的一种劝勉之作。诗中“家在青山下,投閒岁月多”一句,设定了一个远离尘世、隐居山林的情景,"投閒"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孤寂。
接着,“杜门长却扫,杖锡独经过”两句,则描绘了一种清幽而又有些许冷僻的生活场景。诗人用“杜门”比喻自己所处之地的宁静与隐蔽,而“杖锡独过”则强调了这宁静中带有一份孤独。
在“学佛非无法,哦诗恐是魔”两句中,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佛法和诗歌的矛盾心态。"学佛非无法"意味着学习佛法并非没有方法或途径,而"哦诗恐是魔"则透露出诗歌对于修行者来说可能是一种诱惑,甚至是阻碍。
最后,“愿言行古路,莫遣覆藤萝”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朋友能够坚守传统的美好,走上正道,不要被世间纷扰所绕。"愿言行古路"是对友人的期望,而"莫遣覆藤萝"则是一种告诫,让对方不要让自己陷入复杂和迷茫之中。
整首诗以平和自然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态度、精神追求以及朋友间的情谊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