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舍未必同,于道均无害
出处:《简王漕左司》
宋 · 章甫
人生天壤中,孰不有所求。
小大虽不齐,逐物常同忧。
士子文字间,亦各从所爱。
取舍未必同,于道均无害。
我生才甚下,志与俗子殊。
思贤惄如饥,觅句聊自娱。
惟公盛德人,君今乃行古。
富贵等云烟,词翰敏风雨。
荆湖十五州,玉节何煌煌。
门庭无杂宾,读书清昼长。
抠衣愿从游,自视亦何有。
未知函丈地,能著野人否。
公诚一顾之,足以为我荣。
淮南有石田,归趁春雨耕。
小大虽不齐,逐物常同忧。
士子文字间,亦各从所爱。
取舍未必同,于道均无害。
我生才甚下,志与俗子殊。
思贤惄如饥,觅句聊自娱。
惟公盛德人,君今乃行古。
富贵等云烟,词翰敏风雨。
荆湖十五州,玉节何煌煌。
门庭无杂宾,读书清昼长。
抠衣愿从游,自视亦何有。
未知函丈地,能著野人否。
公诚一顾之,足以为我荣。
淮南有石田,归趁春雨耕。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章甫写给左司王漕的,表达了对王漕高尚品德和学识的敬仰,以及自己希望能有机会跟随他学习的愿望。诗中提到人生在世,各有追求,即使是读书人也各有喜好,但无论取舍,只要不违背道义,都是无妨的。诗人自谦才疏,但内心渴望接近贤者,通过作诗来寻求精神寄托。王漕以文采斐然,德行出众著称,他的生活简静,读书时间充裕,诗中流露出对这种清雅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能有机会亲近王漕,哪怕只是在学问上得到指点,也会感到极大的荣幸。最后,诗人提及淮南的石田,表达了希望在春雨中耕种,寓含了对学问的耕耘之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知识和道德的尊崇以及对提升自己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