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笑出门去,莫问成陈迹
出处:《题仁义寺》
宋 · 吕午
寺以仁义名,当求仁义实。
祇在毫釐间,遂分儒与释。
千载几万言,未能合为一。
大笑出门去,莫问成陈迹。
祇在毫釐间,遂分儒与释。
千载几万言,未能合为一。
大笑出门去,莫问成陈迹。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寺:寺庙。以:凭借。
仁义:仁爱和正义。
名:名声。
祇:只。
毫釐:极其微小的差距。
儒:儒家。
释:佛教。
千载:千年。
几万言:无数言语。
合:融合。
大笑:豪放地笑。
出门去:走出门外。
成陈迹:成为过去的事情。
翻译
寺庙以其仁义之名而闻名,应当追求真实的仁义之道。细微的差别就决定了它是儒家还是佛教的体现。
历经千年万语,却始终未能融为一体。
豪迈地走出门去,不必再问这些陈旧的分歧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午所作,名为《题仁义寺》。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仁义”理念的追求与思考。
诗的开篇,“寺以仁义名,当求仁义实”,表达了对寺庙名称与其内在精神的呼应,即寺庙如果以仁义命名,就应当体现出真正的仁慈和正义。接着“祇在毫釐间,遂分儒与释”则指出了儒家与佛教之间虽然区别不大,但人们却将它们严格区分开来。
“千载几万言,未能合为一”,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历代众多言论无法达成统一的感慨。这些言论虽多,却始终未能达到真正的和谐与融通。
最后,“大笑出门去,莫问成陈迹”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心态,大笑而出,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不再过分追究。这既体现了诗人的豁达,也反映了他对待名利、是非的态度。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仁义寺的题咏,表达了诗人对于哲学理念与实际行动的一致性,以及对各种思想差异和历史争论的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