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东向金陵荡画桡,愁心不逐暮烟消全文

东向金陵荡画桡,愁心不逐暮烟消

出处:《东向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东向金陵荡画桡,愁心不逐暮烟消
多情最似江南柳,尽是依依为六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向东行至金陵时,内心情感与自然景色交织的情境。首句“东向金陵荡画桡”,以“东向”点明行进方向,“金陵”则是目的地,而“荡画桡”则生动地展现了舟行水上,波光粼粼的画面。这一句不仅勾勒出诗人行旅的动态美,也暗示了旅程的遥远和旅途中的思绪。

次句“愁心不逐暮烟消”,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傍晚的烟雾相联系,形象地表达了愁绪的深沉与难以消散。这里的“愁心”不仅指个人的情感,也可能暗含对历史变迁、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后文“六朝”的历史背景相呼应。

第三句“多情最似江南柳”,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诗人的情感比作江南的柳树。江南柳以其柔韧多情著称,此处借柳树之多情来表达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既是对江南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自己情感状态的自况。

最后一句“尽是依依为六朝”,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这里的“依依”不仅形容柳树的姿态,也表达了诗人对六朝历史的眷恋与怀念。六朝指的是中国历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六个朝代,这段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期,对于许多文人而言,它象征着艺术、文学的巅峰。诗人通过“依依”二字,表达了对那段历史文化的深深依恋,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在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交织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深的怀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