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虬欲傍遥天下,黄鹄仍看大海来
出处:《再过娄江访二王先生二首》
明 · 胡应麟
拂曙吴门一棹开,寻真何啻入蓬莱。
苍虬欲傍遥天下,黄鹄仍看大海来。
玉树双茎悬帝坐,琼花万里落仙台。
亦知樵斧千龄易,敢道平原十日回。
苍虬欲傍遥天下,黄鹄仍看大海来。
玉树双茎悬帝坐,琼花万里落仙台。
亦知樵斧千龄易,敢道平原十日回。
鉴赏
此诗描绘了清晨启程,乘舟前往吴门,探寻真谛,仿佛踏入蓬莱仙境的景象。诗人以“拂曙”开篇,渲染出清晨的宁静与清新,随后“寻真何啻入蓬莱”,表达了对追寻真理的渴望与向往,如同踏入神话中的仙境一般。
接着,“苍虬欲傍遥天下,黄鹄仍看大海来”两句,运用象征手法,苍虬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黄鹄则寓意着高远的理想追求,诗人通过这两句,展现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旅途中的艰难与挑战。
“玉树双茎悬帝坐,琼花万里落仙台”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玉树与琼花的描写,不仅增添了诗的美感,也象征着高尚纯洁的精神世界和理想的实现。这里“帝坐”与“仙台”的对比,既体现了人间与仙境的差异,也暗含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亦知樵斧千龄易,敢道平原十日回”两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思考。诗人意识到,岁月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但面对困难与挑战,依然勇往直前,不畏艰难,不言放弃。这不仅是对个人意志的肯定,也是对生命价值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真理、理想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在追求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