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沾微禄,何如返故栖
出处:《宿齐云寺》
宋 · 黄公度
行李秋将老,停鞭日已西。
深村见人少,孤寺与云齐。
试问沾微禄,何如返故栖。
鸡鸣不成寝,乘月下清溪。
深村见人少,孤寺与云齐。
试问沾微禄,何如返故栖。
鸡鸣不成寝,乘月下清溪。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行李:指代季节更替或岁月流逝。秋:秋季。
将:即将。
老:衰老,指接近尾声。
停鞭:停下马鞭。
日已西:太阳已经偏西。
深村:偏远的村庄。
见人少:很少见到人。
孤寺:孤独的寺庙。
云齐:与云相齐,形容寺庙高耸。
沾微禄:得到微薄的俸禄。
何如:何如,相当于‘不如’。
返故栖:返回原来的住所。
鸡鸣:鸡叫。
不成寝:无法入睡。
乘月:趁着月光。
清溪:清澈的小溪。
翻译
秋天的脚步临近,日头已经西斜。深山村中行人稀少,孤零零的寺庙高耸入云。
试着问问自己,微薄的俸禄怎能比得上回归旧居。
夜深人静,鸡鸣声也难以入眠,我打算乘着月色下到清溪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傍晚时分诗人宿于齐云寺的场景。首句"行李秋将老",以季节和旅途的疲惫为背景,暗示时光匆匆,旅途已临近尾声。次句"停鞭日已西",通过马鞭停止和夕阳西下,进一步渲染出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艰辛。
"深村见人少",描绘了村庄的寂静和人烟稀疏,反映出环境的荒凉和诗人内心的孤独。"孤寺与云齐",则以孤寺的高耸与云层相接,强化了寺庙的孤立和诗人的孤寂之感。
后两句"试问沾微禄,何如返故栖"表达了诗人对微薄俸禄的反思,与其在外奔波,不如回归故乡的宁静生活。"鸡鸣不成寝,乘月下清溪",以夜半鸡鸣和月光下的溪流作为结尾,形象地写出诗人难以入眠的思绪,以及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归隐之心,展现了宋诗淡泊恬静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