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尉迟五年,出入无奴僮
出处:《送林自知自幕中归常宁》
宋 · 真德秀
始吾与林子,周旋大江东。
子方清且贫,箪瓢屡云空。
劲气凛不折,耿耿如长虹。
明年擢高科,对策大明宫。
一尉迟五年,出入无奴僮。
再见湘水滨,凛凛复昔同。
招徕元戎幕,泛绿依芙蓉。
小生敢相吏,故人傥相从。
云胡岁未竟,决去如霜鸿。
挽之不可留,聊复少从容。
老我慵且钝,栽培欠深功。
子进未可量,德业方崇崇。
永怀昔君子,和气填心胸。
濂溪霁月朗,伊水春风融。
至今想其人,犹为起敬恭。
天资贵强矫,学力无终穷。
我如石之顽,迟子相磨砻。
子质虽玉瑩,可废它山攻。
雁峰毋久留,来思灵麓峰。
子方清且贫,箪瓢屡云空。
劲气凛不折,耿耿如长虹。
明年擢高科,对策大明宫。
一尉迟五年,出入无奴僮。
再见湘水滨,凛凛复昔同。
招徕元戎幕,泛绿依芙蓉。
小生敢相吏,故人傥相从。
云胡岁未竟,决去如霜鸿。
挽之不可留,聊复少从容。
老我慵且钝,栽培欠深功。
子进未可量,德业方崇崇。
永怀昔君子,和气填心胸。
濂溪霁月朗,伊水春风融。
至今想其人,犹为起敬恭。
天资贵强矫,学力无终穷。
我如石之顽,迟子相磨砻。
子质虽玉瑩,可废它山攻。
雁峰毋久留,来思灵麓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真德秀所作的《送林自知自幕中归常宁》,表达了诗人对好友林子的赞赏与离别之情。诗中描绘了林子清贫而刚正的形象,赞扬了他的坚韧不屈和卓越才华,预祝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佳绩。诗人感叹自己年老才疏,未能给予更多帮助,但对林子的未来充满信心,期待他能在其他领域继续发展。最后以对林子早日回归家乡的祝愿收尾,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林子的深情厚谊。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家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