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修故事,五柳振遗风
出处:《用王龟龄韵题五柳堂》
宋 · 吴芾
久矣斯堂废,重兴赖有公。
双溪修故事,五柳振遗风。
顿觉烟光好,端由气味同。
莫言官独冷,长在绿阴中。
双溪修故事,五柳振遗风。
顿觉烟光好,端由气味同。
莫言官独冷,长在绿阴中。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久矣:已经很久。斯堂:这座厅堂。
废:废弃。
重兴:重新振兴。
赖有:依赖有。
公:您。
双溪:两条溪流。
修:修复。
故事:旧传统。
五柳:五柳先生,代指隐士或简朴生活。
振:传承。
遗风:先人的遗风。
顿觉:顿时感到。
烟光:景色。
好:宜人。
端由:只因为。
气味:气息。
官独冷:做官显得冷清。
绿阴:绿色的树荫。
翻译
这座厅堂已废弃许久,重新振兴全赖您的努力。您在双溪修复旧传统,五柳间传承着先人的遗风。
顿时觉得景色宜人,只因气息相通。
别再说做官就冷清,这里永远笼罩在绿色的树荫之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创作的,名为《用王龟龄韵题五柳堂》。诗中通过对五柳堂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人遗风的追怀与传承。
"久矣斯堂废,重兴赖有公。" 这两句强调了五柳堂自古以来已经荒废,但幸亏有贤能之士进行修复,使其得以再次恢复往日的光辉。这里的“有公”指的是能够继承和发扬前人文化遗产的人物。
"双溪修故事,五柳振遗风。" 这两句则具体描绘了五柳堂周围环境的美丽,以及诗人对于古人的崇敬之情。双溪流水潺潺,为五柳堂增添了一份清幽雅致,而“五柳”指的是东晋时期文学家、哲学家陶渊明居住的地方,后来成为文人墨客凭吊古人的理想之地。
"顿觉烟光好,端由气味同。"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五柳堂中感受到的那种超然物外、心旷神怡的情景。“烟光”指的是那淡淡的山色水光,而“气味同”则意味着诗人与古人在情趣上的一致。
"莫言官独冷,长在绿阴中。"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于世俗功名的超脱,以及愿意长久居住在这片静谧而又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中的心愿。“官独冷”暗示了功名场上的寂寞和冰冷,而“绿阴中”则是诗人理想的栖身之所,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五柳堂的描绘,以及诗人对于古人遗风的追怀,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与古人心灵相通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和文化传承的深刻理解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