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领藩镇,阙下授旌旄
出处:《陕府上姚中丞》
唐 · 李频
关东领藩镇,阙下授旌旄。
觅句秋吟苦,酬恩夜坐劳。
天开吹角出,木落上楼高。
闲话钱塘郡,半年听海潮。
觅句秋吟苦,酬恩夜坐劳。
天开吹角出,木落上楼高。
闲话钱塘郡,半年听海潮。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关东:指中国东北地区。藩镇:古代地方军事行政区域。
阙下:皇宫之下,代指朝廷。
旌旄:旗帜,这里指军权象征。
觅句:寻找合适的诗句。
酬恩:报答恩情。
夜坐:夜晚坐着。
吹角:吹响号角。
木落:树叶落下,暗示季节变化。
上楼高:登楼远眺,视野开阔。
闲话:闲谈。
钱塘郡:古地名,今杭州。
半年:大约六个月。
海潮:钱塘江的潮汐。
翻译
关东地区的藩镇领地,朝廷在此授予军旗和官衔。秋天寻找诗句格外辛苦,夜晚为报答恩情坐着思考劳累。
清晨的号角声划破天际,树木凋零,登楼远望更觉高远。
闲暇时谈论着钱塘郡的往事,半年来常常聆听海浪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边疆镇守的情景,展示了其忠诚和辛勤的工作态度。开篇“关东领藩镇,阙下授旌旄”两句,写出了将军驻扎在关东一带,担负起防御边疆的重任,同时也描绘出他接受命令、展现威仪的场景。“觅句秋吟苦,酬恩夜坐劳”则表达了将军即使是在秋风中吟诵诗文,也是为了缓解内心的焦虑和辛劳,而在夜晚静坐时,他依旧在思考如何回报皇恩。紧接着,“天开吹角出,木落上楼高”描述了一种边塞警报传出的气氛,军中号角声响起,警示着敌人的动向,同时也描绘了将军居住的楼台之高。
最后,“闲话钱塘郡,半年听海潮”则是一种对远方故土的思念,将军在边关待了一段时间,对远离的家乡——钱塘(今浙江杭州一带)产生了深深的怀念,通过倾听海浪声响来慰藉自己内心的孤寂与不安。
整首诗通过对将军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边塞将士的忠诚、辛勤和孤独,以及他们对家乡的无限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