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二山在咫尺,灵药非草木全文

二山在咫尺,灵药非草木

宋 · 苏轼
二山在咫尺,灵药非草木
玄芝生太元,黄精出长谷。
仙都浩如海,岂不供一浴。
何当从山火,束缊分寸烛。

注释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灵药:指传说中的珍贵药材。
非:不是。
草木:普通的植物。
玄芝:神话中的仙草,象征长寿或神秘力量。
太元:道教概念,指宇宙的本源或初始状态。
黄精:一种传说中的滋补药材。
长谷:遥远或隐秘的山谷。
仙都:神仙居住的地方,比喻仙境。
浩如海:形容非常广阔。
供一浴:供人沐浴或享受。
何当:何时能够。
山火:野外的自然火源。
束缊:捆扎成束的乱麻,此处指简陋的火炬。
分寸烛:微弱的烛光。

翻译

两座山近在眼前,神奇的药草并非寻常树木。
深奥的玄芝生长在太元之地,黄色的精华为长谷所产。
仙境广阔如海,难道不能供我沐浴其中吗?
何时能借助山火,点燃细小的束薪作为烛光。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首咏仙诗,通过对神奇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开篇“二山在咫尺,灵药非草木”立即设定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二座山峰就在眼前,而这里生长的不再是寻常草木,而是传说中的灵药。这两句通过强烈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

接下来的“玄芝生太元,黄精出长谷”进一步描绘了仙境中的奇特景观。玄芝和黄精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具有长生不老功效的灵草,它们在诗人笔下生长于神秘的太元和长谷之中,更增添了一层超自然色彩。

“仙都浩如海,岂不供一浴”则将仙境比喻为广阔无垠的大海,诗人表达了想要在这样的仙境中沐浴其中,彻底融入这片神奇之地的愿望。这里的“岂不”表达了一种期待和渴望。

最后两句“何当从山火,束缊分寸烛”则是对未来的一种向往。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山火常被用来比喻仙人或道士炼丹制药的场景。诗人希望有一天能亲自参与到这种神秘的修炼过程中去,而“束缊分寸烛”则是对时间的珍惜,每一分每一秒都要用来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景象的描绘和对超凡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生命的深切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