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古苔斑剥土花润,鹧鸪点閒龙文纡全文

古苔斑剥土花润,鹧鸪点閒龙文纡

混沌既凿开㟏岈,不周山倒愁女娲。
伟绩奏成馀残块,棋布山巅或水涯。
闾山趾有补天石,此石眷属应一家。
谁知沦落在海澨,沐日浴月葆精华。
天风海涛作知己,藉以芳草见烟霞。
天生灵物岂终隐,不使万古埋泥沙。
我有父执刘守愚,读书博物为通儒。
暂去司铎驻锦水,遂以捧檄勘海隅。
平生好奇惯搜剔,披检荆棘穷崎岖。
忽得此石拜且舞,呼兄呼丈载以车。
古苔斑剥土花润,鹧鸪点閒龙文纡
秦皇鞭迹殷馀血,望夫粉黛娇模糊。
形质兼备瘦皱透,上皇山石恐不如。
忆昔汗漫杭一苇,半在吴头半楚尾。
金焦北固峙海门,烛目怪石比比是。
猛兽奇鬼相攫拿,片云孤帆欲飞起。
泗滨石磬设堂皇,灵壁砚山置棐几。
少年弃掷不知惜,念言回首徒然耳。
今读君诗忽神王,赓以短章意未畅。
更因海峤忆经游,廿年尘迹空惆怅。
羡君得石良足多,神毫濡墨为长歌。
胸无灵珠吻复拙,石乎石乎当奈何。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缪公恩创作,名为《刘守愚先生自海上得奇石因纪古风八韵余既次和未尽所言复为长歌》。诗中描述了刘守愚先生从海上得到一块奇异的石头,并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描绘,展现了石头的形态、历史以及其背后蕴含的故事。

诗的开头便以“混沌既凿开㟏岈”起笔,巧妙地将石头的出现与天地开辟的神话联系起来,赋予了石头以神圣的色彩。接着,“不周山倒愁女娲”一句则借用了女娲补天的传说,进一步强化了石头的特殊意义。诗中通过“棋布山巅或水涯”、“闾山趾有补天石”等描述,展现了石头的分布与来历,暗示其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

随后,诗人详细描绘了石头的外观特征:“古苔斑剥土花润,鹧鸪点閒龙文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石头表面的纹理与色泽,仿佛一幅精美的画卷。接下来,“秦皇鞭迹殷馀血,望夫粉黛娇模糊”两句,则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增添了石头的历史厚重感。

诗中还提到了石头的形状与质地:“形质兼备瘦皱透,上皇山石恐不如”,通过对比,突出了这块石头的独特之处。最后,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对类似石头的忽视,表达了对过去无知行为的反思。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石头的美丽与神秘,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通过与刘守愚先生的互动,诗人在结尾处表达了对石头价值的认同与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深入探索自然奥秘的遗憾。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