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华苦相背,归去又匆匆
出处:《入蜀垫江道间 其一》
宋 · 李曾伯
纸被夜受用,布袍朝奏功。
光阴半行客,气象一衰翁。
何事朝伊夕,才非雨即风。
年华苦相背,归去又匆匆。
光阴半行客,气象一衰翁。
何事朝伊夕,才非雨即风。
年华苦相背,归去又匆匆。
注释
纸:指写有奏章的纸张。夜:夜晚。
受用:使用频繁。
布袍:朝服,古代官员上朝所穿。
朝:早晨,上朝。
奏功:呈奏功绩。
光阴:时光。
半行客:像过客一般匆匆。
气象:形容人的精神状态。
衰翁:老态龙钟的老人。
何事:为何。
朝伊夕:从早到晚。
才:仅仅。
雨:比喻困难或挫折。
风:比喻变故或挑战。
年华:岁月。
苦相背:与...背道而驰。
归去:返回故乡。
匆匆:匆忙。
翻译
夜晚的纸张被频繁使用,白天的布袍则承载着我的奏章功绩。时光匆匆如过客,我如同一位日渐衰老的老人。
为何早晨与傍晚如此不同,不是雨天就是风起。
岁月无情,与我背道而驰,归乡之路总是匆忙无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入蜀经垫江道间》。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行旅途中的孤独与苍凉,以及对时间流逝和自然变化的深刻体验。
"纸被夜受用,布袍朝奏功。光阴半行客,气象一衰翁。"
这些句子描绘了诗人在夜晚使用简陋的纸被取暖,早晨穿上布衣准备上奏自己的成就。"光阴半行客"表达了时间匆匆流逝中途经历者的感慨,而"气象一衰翁"则是对自己身心状态的一种形容,透露出一种沧桑与疲惫。
"何事朝伊夕,才非雨即风。"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变化的迷惑与困惑,似乎在探寻某种规律或原因,但又发现每天都是不同的,或者说是自然界不可预测的变化。
"年华苦相背,归去又匆匌。"
最后两句则是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旅途的一种感慨。诗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流转,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向前走,而自己却要离开这个地方,带着一种急迫的心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个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时光易逝以及旅途中的孤独感受。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和自然界深层次变化的思考和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