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关车踯躅,入谷马逡巡
出处:《函关二首》
元末明初 · 陈基
水宿烦津吏,山行信馆人。
度关车踯躅,入谷马逡巡。
石戴泥中辙,风惊塞外尘。
忧时非肉食,华发为谁新。
度关车踯躅,入谷马逡巡。
石戴泥中辙,风惊塞外尘。
忧时非肉食,华发为谁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与复杂心情。首句“水宿烦津吏”写出了舟行渡水时,官吏的忙碌与劳顿,暗示了旅途的不易。接着“山行信馆人”则转而描述了山路崎岖,旅店稀少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行路之难。
“度关车踯躅,入谷马逡巡”两句,通过“车踯躅”和“马逡巡”的形象描绘,生动地展现了车辆在狭窄险峻的关卡前缓慢前行,马匹在深谷中犹豫不前的场景,将旅途的艰难与危险表现得淋漓尽致。
“石戴泥中辙,风惊塞外尘”则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道路的泥泞与环境的荒凉,以及风沙的肆虐,营造出一种苍茫辽阔的边塞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不安。
最后,“忧时非肉食,华发为谁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时局的忧虑,并非只关注个人荣华富贵,而是为国事操心,因此白发苍苍,不知为谁而新。这句诗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是全诗情感的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艰辛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元末明初社会动荡背景下,文人士大夫的忧国忧民之情,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