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知虽不希,莫念寒与饥
出处:《梦衣行》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江北与淮南,相知亦不希。
相知虽不希,莫念寒与饥。
相知虽不希,莫念寒与饥。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梦衣行》之一。在诗中,诗人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友情的理解和珍视。
“江北与淮南,相知亦不希。” 开篇两句,诗人将朋友之间的关系置于地理的对比之中——江北与淮南,两地相隔,但深厚的友谊并不因此而减少。这里的“不希”,意味着友情并非因为距离或环境的差异而有所期待或渴望,而是自然而然地存在。
“相知虽不希,莫念寒与饥。” 后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友情的真谛。友情的价值在于相互理解和支持,而不在于物质的给予。诗人劝告朋友之间不应过于挂念对方的物质需求,如寒冷与饥饿,而应更多地关注彼此的精神交流与情感支持。这体现了诗人对友情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强调了精神层面的交往比物质帮助更为重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朴素的语言,传达了友情的真谛,即真正的友情不应被物质条件所限制,而应基于心灵的相通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