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年真一梦,天涯流落泪横斜
出处:《天竺寺,并引》
宋 · 苏轼
香山居士留遗迹,天竺禅师有故家。
空咏连珠吟叠璧,已亡飞鸟失惊蛇。
林深野桂寒无子,雨浥山姜病有花。
四十七年真一梦,天涯流落泪横斜。
空咏连珠吟叠璧,已亡飞鸟失惊蛇。
林深野桂寒无子,雨浥山姜病有花。
四十七年真一梦,天涯流落泪横斜。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天竺寺》。诗中充满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感慨。
“香山居士留遗迹,天竺禅师有故家。”开篇两句即设定了一种怀旧的情境。香山居士指的是唐代诗人王维,他在此地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和诗篇。而天竺禅师则是指历史上的某位高僧,其“故家”暗示了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寄托。
“空咏连珠吟叠璧,已亡飞鸟失惊蛇。”这里的“空咏”、“吟叠”都是形容诗人王维的吟诵之声,如同珍珠般圆润而流畅。然而,这种美好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飞鸟失惊蛇”则是用了《楚辞·招隐士》中的典故,意指现在连惊起飞鸟的蛇都没有了,形容环境的荒凉和生命力的消退。
“林深野桂寒无子,雨浥山姜病有花。”诗人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树林深处,野生桂树在寒风中摇曳,但它们已经不再繁殖。同时,“雨浥山姜”指的是连续不断的秋雨,而“病有花”则表达了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某些植物仍旧努力绽放着最后的生命力。
“四十七年真一梦,天涯流落泪横斜。”诗人苏轼在这里回顾自己47年的生平,将其比作一场短暂而虚幻的梦。最后,“天涯”、“流落”和“泪横斜”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易逝、岁月匆匆以及个人的悲欢离合深深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个人命运的深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