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花结空果,过眼了无碍
出处:《无逸病目以诗戏问》
宋 · 谢薖
六根无牢强,万事有戕败。
丹白岂不佳,能令眼根坏。
溪堂老居士,学道入三昧。
空花结空果,过眼了无碍。
偶然幻翳侵,恼此清净界。
道人不易得,定为天所爱。
恐君堕尘劫,豫比小惩戒。
病眸点空青,勿作儿女态。
为君祷于天,君病立当瘥。
未忘觑诗书,不敢窥粉黛。
丹白岂不佳,能令眼根坏。
溪堂老居士,学道入三昧。
空花结空果,过眼了无碍。
偶然幻翳侵,恼此清净界。
道人不易得,定为天所爱。
恐君堕尘劫,豫比小惩戒。
病眸点空青,勿作儿女态。
为君祷于天,君病立当瘥。
未忘觑诗书,不敢窥粉黛。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谢薖创作,名为《无逸病目以诗戏问》。诗中探讨了对事物的执着与放下的哲理,以及对道家修行的理解。开篇“六根无牢强,万事有戕败”表达了对世间万物无常变化的深刻洞察,暗示着对物质世界的淡泊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接着,“丹白岂不佳,能令眼根坏”则通过对比色彩的美与可能带来的伤害,引出对心灵纯净的追求。
“溪堂老居士,学道入三昧”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在溪边堂舍中,深入禅定状态,追求精神解脱的画面。接下来的“空花结空果,过眼了无碍”进一步阐述了修行中的空观思想,即一切皆空,无固定实相,从而达到心灵的解脱与自在。
“偶然幻翳侵,恼此清净界”指出即使在修行过程中,也可能因外界干扰或内心杂念而产生障碍,但修行者应能迅速觉察并清除这些障碍,保持心灵的清净。随后,“道人不易得,定为天所爱”表达了对真正修行者的敬仰与赞美,认为他们得到了上天的眷顾与恩赐。
“恐君堕尘劫,豫比小惩戒”提醒读者,修行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可能会遭遇诱惑与考验,需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以免迷失方向。最后,“病眸点空青,勿作儿女态”鼓励读者面对困难时,应保持冷静与智慧,不应沉溺于情感的波动中,而应以更广阔的心胸去看待问题。
“为君祷于天,君病立当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与祝福,希望他能够早日康复。最后,“未忘觑诗书,不敢窥粉黛”则体现了诗人对知识与道德修养的重视,以及对女性美的尊重,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叙述,巧妙地融合了佛教与道教的思想,探讨了人生、修行与自我超越的主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