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奸盍请朱云剑,射虏宜贯李广弓
出处:《伤时感怀 其二》
宋 · 王十朋
帝乡五载乱离中,亿万苍生陷犬戎。
二圣远征沙漠北,六龙遥渡浙江东。
斩奸盍请朱云剑,射虏宜贯李广弓。
借问秦庭谁恸哭,草茅无路献孤忠。
二圣远征沙漠北,六龙遥渡浙江东。
斩奸盍请朱云剑,射虏宜贯李广弓。
借问秦庭谁恸哭,草茅无路献孤忠。
鉴赏
这首诗《伤时感怀(其二)》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表达了对国家动荡、人民苦难的深切感慨以及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首联“帝乡五载乱离中,亿万苍生陷犬戎”描绘了五载以来国家遭受战乱,无数百姓沦落敌手的悲惨景象,体现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痛心疾首。
颔联“二圣远征沙漠北,六龙遥渡浙江东”以“二圣”代指被俘的皇帝,形象地描述了他们被迫远征北方沙漠,而“六龙”则象征着朝廷的衰败与流散,形象地展示了朝廷的衰微与君臣的颠沛流离。
颈联“斩奸盍请朱云剑,射虏宜贯李广弓”表达了诗人对正直之士的呼唤和对英勇将领的赞美。朱云剑与李广弓分别代表了除奸与御敌的利器,诗人借此呼吁人们拿起正义之剑,抵御外侮。
尾联“借问秦庭谁恸哭,草茅无路献孤忠”则表达了对忠诚之士的同情与敬仰。秦庭之哭,常用来形容忠臣为国事而悲痛,此处诗人以“草茅”自比,表示自己虽身处民间,却心系国家,愿意献出自己的忠诚,但无奈道路阻塞,无法实现抱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理想的深切关注,展现了其深厚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