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出补南安守,籍籍声名满人口
出处:《送金少卿尊甫致南安太守归政》
明 · 陈维裕
都门七月天气凉,榴花落尽杨叶黄。
送君载酒都门道,疋马此时思旧乡。
君家金陵江上住,家世冠裳朝夕聚。
蠹简牙签满几床,芝兰玉树当庭户。
自昔聪明夐不群,读书万卷思匡君。
三策袖中未及献,一官赞务摅忠勤。
九年出补南安守,籍籍声名满人口。
列郡官僚不敢欺,绕村黎庶皆耕耨。
黎庶耕耘岁每登,黄堂白昼清如冰。
门无私谒心常泰,狱少冤民讼不兴。
迩来考绩朝帝所,卧辙攀辕民父母。
共愿眼前留寇恂,毋令去后思何武。
黄门有子久鸣珂,远来相见情如何。
人争京国誇桥梓,君却还山慕薜萝。
平明跃马长安路,綵绳玉壶酒如乳。
遥波落木怆离情,明月白云引归趣。
凤皇山南白鹭洲,昔年别处今白头。
秣陵风景常在目,却羡长江天际流。
送君载酒都门道,疋马此时思旧乡。
君家金陵江上住,家世冠裳朝夕聚。
蠹简牙签满几床,芝兰玉树当庭户。
自昔聪明夐不群,读书万卷思匡君。
三策袖中未及献,一官赞务摅忠勤。
九年出补南安守,籍籍声名满人口。
列郡官僚不敢欺,绕村黎庶皆耕耨。
黎庶耕耘岁每登,黄堂白昼清如冰。
门无私谒心常泰,狱少冤民讼不兴。
迩来考绩朝帝所,卧辙攀辕民父母。
共愿眼前留寇恂,毋令去后思何武。
黄门有子久鸣珂,远来相见情如何。
人争京国誇桥梓,君却还山慕薜萝。
平明跃马长安路,綵绳玉壶酒如乳。
遥波落木怆离情,明月白云引归趣。
凤皇山南白鹭洲,昔年别处今白头。
秣陵风景常在目,却羡长江天际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同时展现了对友人家族背景、个人才华与为官之德的赞美。诗中以“都门”开篇,点明地点和时节,通过“榴花落尽杨叶黄”的景象,营造出离别的氛围。接着,诗人描述了友人临行前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旧乡的思念之情。
随后,诗人转向对友人家族的赞誉,提到其家族世代显赫,藏书丰富,人才辈出。友人自幼聪颖,饱读诗书,心怀匡时济世之志。在南安任上,友人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不仅官僚不敢轻视,村民也因他的治理而安居乐业。诗中还提到友人因政绩优异被朝廷关注,但内心仍向往回归自然的生活。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归政后的期待,希望他能像寇恂一样受到百姓的怀念,同时也对友人选择归隐表示理解与尊重。诗中还借景抒情,通过“凤皇山南白鹭洲”、“秣陵风景”等意象,表达了对友人过去生活与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友人的深情厚谊的表达,也是对其为官之道的肯定与赞扬,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政治与和谐社会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