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荡桨窊樽上,笑指天闺认沐鹥
出处:《樊口候参政暮归》
宋 · 薛季宣
摇兀孤舟东复西,飙从赤鼻下樊溪。
惊鳞斜日银刀乱,飞鹄沧波羽扇低。
江涨清泠舞洄洑,岸颓浩荡汩尘泥。
黄昏荡桨窊樽上,笑指天闺认沐鹥。
惊鳞斜日银刀乱,飞鹄沧波羽扇低。
江涨清泠舞洄洑,岸颓浩荡汩尘泥。
黄昏荡桨窊樽上,笑指天闺认沐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坐孤舟在樊口江面航行的情景,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江水的动态美和自然界的生动景象。
首句“摇兀孤舟东复西”,以“摇兀”二字形象地描绘了小船在江面上随风飘荡的状态,而“东复西”的方向变化则暗示了航行的不确定性与自由感。接着,“飙从赤鼻下樊溪”,描述了疾风从赤鼻山吹向樊溪,营造出一种风起云涌的氛围,同时也为后文的自然景观描写铺垫了背景。
“惊鳞斜日银刀乱,飞鹄沧波羽扇低”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鳞片比作银刀,在斜阳的照射下闪烁着光芒;同时,飞过的天鹅在波光粼粼的水面留下扇形的波纹,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夕阳下的江面美景。
“江涨清泠舞洄洑,岸颓浩荡汩尘泥”则进一步描绘了江水的动态之美,江水在涨潮时轻盈地舞动,漩涡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岸边的泥土在水流的冲击下,显得更加浑浊与动荡,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黄昏荡桨窊樽上,笑指天闺认沐鹥”两句,描绘了诗人黄昏时分在船上饮酒的情景,他举起酒樽,对着天空中的鹥鸟(一种水鸟)微笑,仿佛在与自然界的生灵进行心灵的交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以及在自然之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