脩眉半璧各自好,团镜磨镰俱可怜
出处:《七夕后一夜月中露坐二首 其二》
宋 · 杨万里
今古诗人爱月圆,未堪商略玉婵娟。
脩眉半璧各自好,团镜磨镰俱可怜。
一夜一般新样出,几回几换为人妍。
教渠也学金鸦扇,未必清光直一钱。
脩眉半璧各自好,团镜磨镰俱可怜。
一夜一般新样出,几回几换为人妍。
教渠也学金鸦扇,未必清光直一钱。
注释
月圆:明亮的满月。商略:描绘。
玉婵娟:美好的月亮。
脩眉:弯弯的眉毛。
半璧:半块美玉。
团镜:圆镜。
磨镰:镰刀。
新样出:新的姿态。
为人妍:被人欣赏。
金鸦扇:金乌扇般的光芒。
清光:清辉。
直一钱:用金钱衡量。
翻译
古今诗人都喜爱明亮的满月,却难以描绘它的美好。弯弯的眉毛像半块美玉,各自都有独特的韵味,如同圆镜和镰刀一样惹人怜惜。
月亮每夜都展现出新的姿态,变换着形状被人欣赏。
让它们学习金乌扇般的光芒,但月亮的清辉并非能用金钱衡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名为《七夕后一夜月中露坐二首(其二)》。诗中的意境优美,语言细腻,表达了诗人对明月的喜爱和独特的情感体验。
“今古诗人爱月圆,未堪商略玉婵娟。”
这里诗人提到历代文人都钟情于满月,但这种爱意又不忍心去细究其圆润之美,如同对待美玉一般的珍惜和欣赏。
“脩眉半璧各自好,团镜磨镰俱可怜。”
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月亮比作女子的眉毛和磨砺后的镜子,生动地描绘了月亮的不同面貌。诗人感慨于月亮在不同的时刻呈现出的美好,都令人感到可怜又可爱。
“一夜一般新样出,几回几换为人妍。”
这两句写出了月亮每晚都能带来新的美丽,每一次的变化都是为了给人们带来不同的美感。
“教渠也学金鸦扇,未必清光直一钱。”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自嘲地说,即使像古代名士那样用金鸦扇来比喻月亮,也不一定能真正捕捉到那清澈光芒的价值,因为月亮的美丽是无价的,不可以金钱衡量。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不同角度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