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岂减游杨侍程子,未甘籍湜事韩公全文

岂减游杨侍程子,未甘籍湜事韩公

宋末元初 · 方回
恨予生不及晦翁,撰杖鹅湖观异同。
岂减游杨侍程子,未甘籍湜事韩公

注释

恨予:遗憾我。
生:出生。
不及:来不及。
晦翁:朱熹,字元晦,南宋著名理学家。
撰杖:执杖,指聚会讨论。
鹅湖:鹅湖之会,南宋时期著名的学术辩论活动。
观异同:观察和比较不同的观点。
岂减:岂能少于。
游杨:游酢和杨时,程颐的弟子,尊称程门四大弟子。
侍程子:侍奉程颐。
未甘:不甘心。
籍湜:李迪(字迪功,又称籍湜),韩愈的学生。
事韩公:侍奉韩愈。

翻译

我遗憾自己生得晚,未能像晦翁那样
在鹅湖聚会,探讨学术的异同

鉴赏

这首诗是由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七十翁吟七言十绝(其六)》。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历史上伟人生前未能相遇的遗憾与无限的情感。

“恨予生不及晦翁”,表达了诗人对不能与古代圣贤同时代的深深懊恼。这里的“晦翁”通常指的是孔子,孔子的时代早于诗人几百年,因此诗人无法见到孔子本人,只能通过后世传述的教诲来学习。

“撰杖鹅湖观异同”,则是说诗人在鹅湖边用手杖拐着步行,观赏自然界中的奇特景象,同时思考生命和宇宙中相同而又不同的规律。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哲学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岂减游杨侍程子”,诗人通过自比于古代名士,如同游子由、杨雄等人,去拜访当时的贤者如程颐、程颢兄弟,表达了自己渴望向往的境界和情怀。

“未甘籍湜事韩公”,则是说诗人对于历史上的名臣韩愈极为仰慕,但由于时代的隔阂,无法亲自去追随或学习他的事迹,因此感到不甘心。这里的“籍湜”指的是追寻、纪念。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圣贤和伟人的怀念,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渴望。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