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刀锯加,俾与玉石俱
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濡。
其来至高曾,奚啻五世储。
伟哉廊庙材,而受斤斧屠。
其间钟异质,形气与众殊。
小者近十围,大者百尺躯。
九苞凤可巢,千载苓可锄。
难以刀锯加,俾与玉石俱。
留为龙鸾种,要产驹与雏。
咨汝二十二,结交犹朋徒。
共期松乔寿,以卫龙虎区。
子孙其保之,慎勿使剪除。
毋效发冢儒,假辞取珠襦。
群柏既就歼,所存能几馀。
时哉能得已,涕泣而长吁。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冢:坟墓。夭矫:挺拔、矫健。
太虚:天空。
息:生长。
濡:滋润。
曾:曾祖。
储:积累。
廊庙材:栋梁之材。
斤斧屠:斧钺砍伐。
钟:蕴含。
异质:特殊质地。
九苞凤:象征吉祥的九苞凤凰。
苓:茯苓。
龙鸾:龙凤。
驹:小马。
朋徒:朋友。
松乔:松树和乔木,长寿象征。
龙虎区:重要的地方。
剪除:砍伐。
发冢儒:盗墓儒生。
珠襦:珍贵的衣物。
群柏:众多柏树。
歼:消灭。
时哉:时机。
涕泣:哭泣。
翻译
青青的坟头树木,挺拔直入天空。日日夜夜生长,雨露滋润滋养。
它们源自祖先,何止五代积累。
多么壮丽的栋梁之材,却遭受斧钺砍伐。
其中蕴含特殊质地,形态气质与众不同。
小的树干粗约十围,大的身躯可达百尺。
九苞的凤凰可以筑巢,千年茯苓也能挖掘。
难以用刀斧切割,只愿与美玉同列。
留存为龙凤的种子,期待繁衍后代。
你们二十二人,结伴如同朋友。
共同期待松树和乔木般的长寿,守护龙虎之地。
子孙们要保护这些树木,切勿轻易砍伐。
不要效仿那些盗墓儒生,借故夺取珍宝。
众多柏树已被消灭,剩下的还能剩多少。
时机啊,让我们停止破坏,涕泪长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古墓旁的青松,通过对这些松树的生长环境和特性的描述,表达了对生命力强大、不屈不挠品格的赞美。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凝练,充满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
"青青冢上木"一句,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墓地松树的形象,"夭矫摩太虚"则暗示了松树生长的艰难和它们对高远目标的追求。"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濡"两句,写出了松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它们在日夜交替中安静成长,在雨露滋润中汲取养分。
随后的"其来至高曾,奚啻五世储"表达了松树生命力旺盛、历久弥新,同时也隐含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传统的尊重。"伟哉廊庙材,而受斤斧屠"一句,则强调了这些松树即使在人为的雕琢下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品格,不失其为自然之材。
"其间钟异质,形气与众殊"进一步突出了松树的个性和独立,这些特质如同自然界中的珍奇异物。"小者近十围,大者百尺躯"则具体描绘了松树的大小不一,从细到粗,各具特色。
"九苞凤可巢,千载苓可锄"两句,通过对松树枝叶和根系的形象性描述,展现了它们生命力强大、生生不息的特点。"难以刀锯加,俾与玉石俱"则强调了这些松树如同稀世珍宝,不可轻易摧毁。
诗人通过"留为龙鸾种,要产驹与雏",表达了对后代的期望和祝愿,将这种生命力传承下去。接着是"咨汝二十二,结交犹朋徒",似乎是在呼吁某种精神或理念的传递。
最后,"共期松乔寿,以卫龙虎区。子孙其保之,慎勿使剪除"几句,诗人寄予希望和警示,将这种生命力比作长寿之松,用以守护家族和社会的安定,告诫后人要珍惜保护这些宝贵的自然遗产和精神财富。"毋效发冢儒,假辞取珠襦"一句,则是在批评那些只知利用古墓求利的人。
诗末"群柏既就歼,所存能几馀"表现了对松树生命力强弱的观察和感慨。"时哉能得已,涕泣而长吁"两句,则是诗人对能够保全这些生命力的欣喜和感叹。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自然美感,还通过松树这一生灵的形象传递出对生命、历史、文化传承等深层主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