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全文

日月所照,霜露所坠

出处:《醉乡调笑引
明 · 袁宏道
无怀十六传,乃至酒圣人。
其道尚清净,无为而化成。
周公作酒诰,流言几祸身。
宣王不得已,乃为述酒经。
经曰:天有酒,则不倾。
国有酒,则不争。
有王者起,必世而后仁。
何用导以德,齐以刑。
但当引酒为河,累曲为城。
日月所照,霜露所坠
凡有血气者,莫不醉酲酲。
死兮不知死,生兮不知生。
沃杀知巧鬼,何愁不太平。

鉴赏

这首《醉乡调笑引》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所作,巧妙地融合了道家的清净无为思想与儒家的礼法之道,通过酒这一载体,探讨了社会秩序与人性的本质。

开篇“无怀十六传,乃至酒圣人”,引用古代传说中的无怀氏,将饮酒之人提升至圣人的地位,暗示饮酒在某种意义上能引领人们达到一种理想的精神状态。接着“其道尚清净,无为而化成”强调了清净无为的重要性,认为这种状态能自然而然地引导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

“周公作酒诰,流言几祸身。宣王不得已,乃为述酒经。”这里借用了历史典故,周公制定酒令,却因流言差点招致灾祸;周宣王迫于无奈,撰写了《酒诰》,试图规范饮酒行为。这反映了古人对饮酒的复杂态度和对社会秩序的担忧。

“经曰:天有酒,则不倾。国有酒,则不争。”引用《酒经》中的观点,指出在理想的环境下,人们会因酒而更加和谐,不再发生争斗。接着“有王者起,必世而后仁”则表达了对理想君主的期待,认为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才能实现仁政。

“何用导以德,齐以刑。”提出通过道德教化和法律约束来引导社会,强调了德治与法治并重的重要性。

“但当引酒为河,累曲为城。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形象地描绘了酒如同河流般滋养万物,曲(曲艺)如同城墙般维护秩序,日月之光照耀,霜露滋润,象征着酒与艺术、自然共同作用于社会。

“凡有血气者,莫不醉酲酲。死兮不知死,生兮不知生。”表达了一种超脱生死、忘却自我、沉浸于酒中世界的境界,仿佛在酒的魔力下,人们能够暂时摆脱世俗的束缚。

“沃杀知巧鬼,何愁不太平。”最后两句则表达了通过消除智巧与机谋,使社会回归淳朴,从而达到太平的理想状态。

整首诗以酒为线索,探讨了社会秩序、人性本质、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以及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展现了袁宏道独特的哲学思考和文学才华。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