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鹤时一闻,千里绝无俦
出处:《拟阮公夜中不能寐诗》
南北朝 · 鲍照
漏分不能卧,酌酒乱繁忧。
惠气凭夜清,素景缘隙流。
鸣鹤时一闻,千里绝无俦。
伫立为谁久,寂寞空自愁。
惠气凭夜清,素景缘隙流。
鸣鹤时一闻,千里绝无俦。
伫立为谁久,寂寞空自愁。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漏分:深夜时刻,指时间已晚。卧:睡觉。
酌酒:饮酒,这里指借酒消愁。
繁忧:众多的烦恼、忧虑。
惠气:和煦的风,这里指夜晚的微风。
凭夜清:趁着夜晚的清净。
素景:月光或清冷的景色。
隙流:从缝隙中流过的光线,此处指月光。
鸣鹤:鹤的叫声。
时一闻:偶尔听到一次。
绝无俦:没有与之相匹敌的,这里是说鹤鸣声独特,难以比拟。
伫立:长时间站立。
为谁久:为了谁站立这么久。
寂寞:孤独。
空自愁:独自忧愁。
翻译
无法安眠漏夜长,借酒消愁乱心房。惠风凭栏夜色清,月光透隙悄然淌。
偶尔听闻鹤鸣声,千里之外无相似。
长久站立为哪般,寂寞空留自我愁。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鲍照的作品,名为《拟阮公夜中不能寐诗》。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夜无法成眠的忧虑与孤独。
"漏分不能卧,酌酒乱繁忧"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夜不能寐之苦,同时通过“酌酒”这个动作传达出一种解忧的无奈和悲凉。"惠气凭夜清,素景缘隙流"则描绘了一种清幽的夜晚景象,"惠气"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感受,而"素景"则是一种超脱尘世的高洁之境。但这份宁静并未能带给诗人安宁。
接下来的"鸣鹤时一闻,千里绝无俦"通过鹤鸣声的描写,增添了一种空旷与孤寂之感。鹤在这里不仅是夜晚景象的一部分,更是诗人孤独心境的映射。而"伫立为谁久,寂寞空自愁"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哀思与自怜,他站在那里,为何人而长久地站立?这种无尽的等待和寂寞,只能让他陷入更深的忧虑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诗中的意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无奈的感慨,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蕴深远的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