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郁崔嵬,宫阙金银开
出处:《骊山曲》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骊山郁崔嵬,宫阙金银开。
月生鳷鹊观,云绕凤凰台。
宫中红妆子,调笑春风媒。
青鸟衔巾去,乳鹿巡花来。
天王太白次,仓皇金粟堆。
石马动秋色,羌枝连暮哀。
只今瑶池水,八骏渴生埃。
月生鳷鹊观,云绕凤凰台。
宫中红妆子,调笑春风媒。
青鸟衔巾去,乳鹿巡花来。
天王太白次,仓皇金粟堆。
石马动秋色,羌枝连暮哀。
只今瑶池水,八骏渴生埃。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的《骊山曲》描绘了骊山壮丽的景象和昔日皇家宫殿的繁华。首句“骊山郁崔嵬”以雄浑的笔触展现了骊山的巍峨气势。接下来,“宫阙金银开”形象地刻画了宫殿的富丽堂皇,金银装饰熠熠生辉。
“月生鳷鹊观,云绕凤凰台”通过自然景观烘托出宫殿的神秘与尊贵,月光洒在鳷鹊观上,云雾缭绕凤凰台上,增添了诗意的氛围。诗人进一步借“宫中红妆子,调笑春风媒”描绘了宫女们在春风吹拂下的欢乐场景,暗示着宫廷生活的闲适与奢靡。
“青鸟衔巾去,乳鹿巡花来”运用神话元素,青鸟作为使者,乳鹿则象征着自然的和谐,展现出宫苑内外的生动画面。然而,随着诗歌的推进,“天王太白次,仓皇金粟堆”转向了历史的沉思,暗示着曾经的辉煌已成过往,金粟堆(可能指陵墓)透露出一种衰败与仓皇的气息。
最后两句“石马动秋色,羌枝连暮哀”描绘了秋天的凄凉景色,石马静默,羌枝低垂,寓含着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而“只今瑶池水,八骏渴生埃”以瑶池的干涸和骏马口渴的形象,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以及世事变迁的无奈。
整体来看,《骊山曲》以骊山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隐喻,展现了从盛唐到元末明初的时空转换,既有宫廷生活的奢华,也有历史沉淀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