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云阴阴围绣幄,梨花风紧罗衣薄
白头官妓近前歌,一曲才终泪先落。
收泪从容说姓名,十三歌学郭芳卿。
先皇最爱芳卿唱,五凤楼前乐太平。
鼎湖龙去红妆委,此曲宜歌到人耳。
潜向东风作慢腔,梨园不信芳卿死。
从此京华独擅场,时人争识杜韦娘。
芙蓉秋水黄金殿,芍药春屏白玉堂。
风尘回首江南老,衰鬓如丝颜色槁。
深叹无人听此词,纵能来听知音少。
说罢重歌尔莫辞,我非徒听更能知。
樽前多少新翻调,一度相思一皱眉。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杨基的《听老京妓宜时秀歌慢曲》描绘了一幅春日宫廷宴乐图景。首句“春云阴阴围绣幄,梨花风紧罗衣薄”以阴云和梨花渲染了清冷的氛围,暗示了歌妓身处的华丽却又寂寥的环境。接着,通过“白头官妓近前歌,一曲才终泪先落”,展现了老妓芳卿技艺高超却命运多舛,歌声中蕴含着深深的哀愁。
“收泪从容说姓名,十三歌学郭芳卿”点出芳卿曾是宫中红人,受先皇宠爱。然而,“鼎湖龙去红妆委”,暗指皇帝去世,芳卿的荣华不再。“此曲宜歌到人耳”表达了对芳卿艺术的赞美,希望她的歌声能流传下去。
“潜向东风作慢腔,梨园不信芳卿死”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对芳卿艺术生命的延续期盼。接下来,诗人感叹芳卿在京华中的孤独,“从此京华独擅场”,并描述了她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落寞。
“时人争识杜韦娘”提及杜韦娘,可能是芳卿的别名,表明她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诗人感慨“风尘回首江南老”,暗示芳卿年华已逝,但仍坚守艺术。“衰鬓如丝颜色槁”描绘了她的憔悴形象,无人欣赏的遗憾之情溢于言表。
最后,诗人恳求芳卿再唱一曲,并表示自己不仅能欣赏她的歌声,更能理解其内心世界。他感叹世无知音,而“樽前多少新翻调,一度相思一皱眉”则揭示了听者在欣赏音乐时的深深共鸣,以及对芳卿命运的同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老妓芳卿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起落和艺术的永恒,同时也流露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