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举衣不忍著,举箸不下吭全文

举衣不忍著,举箸不下吭

出处:《新霜感
宋 · 梅尧臣
前日衣上露,今日衣上霜。
我母魂何之,膏火麋我肠。
隔棺三寸地,如在万里乡。
嚎呼不闻声,饮食空置傍。
昔时忧我寒,缝衣纫线长。
线长必絮厚,要与风霜当。
又每恐我饥,羹臛自调尝。
此身内外间,莫得顷刻忘。
举衣不忍著,举箸不下吭
一念百感生,欲问天苍苍。

拼音版原文

qiánshàngjīnshàngshuāng

húnzhīgāohuǒcháng

guānsāncùnzàiwànxiāng

háowénshēngyǐnshíkōngzhìbàng

shíyōuhánfèngchū线xiàncháng

线xiànchánghòuyàofēngshuāngdāng

yòuměikǒnggēnghuòtiáocháng

shēnnèiwàijiānqǐngwàng

rěnzhùchóuxiàkēng

niànbǎigǎnshēngwèntiāncāngcāng

注释

露:露珠。
霜:结霜。
膏火:比喻深切的思念和痛苦。
缝衣:缝制衣物。
絮:棉絮,保暖材料。
羹臛:稀粥或肉汤。
内外间:身心内外。
著:穿。
下吭:放下筷子。

翻译

昨日衣裳还见露珠,今日却已结成霜。
母亲的灵魂去了哪里,她的爱如同膏火煎熬我心肠。
虽隔着棺木仅三寸土,感觉却像身处万里他乡。
哭喊声听不到,食物摆在身边无人食。
过去她总忧虑我寒冷,缝制衣物线儿长。
线长意味着絮厚,只为抵挡风霜严寒。
又怕我饥饿,她亲自烹饪品尝。
她的关爱无处不在,片刻不忘。
提起衣服不敢穿,拿起筷子难以下咽。
一念之间涌起百般情感,想问苍天何以如此伤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新霜感》,通过描绘衣物从露水到结霜的变化,表达了对亡母深深的怀念和哀思。诗中以“衣上露”、“衣上霜”的物象变化,象征岁月流转和时光无情,进而引出对母亲无尽的思念。诗人感慨母亲生前对他的关怀备至,无论是缝制衣物防寒还是烹饪食物防饿,都体现出母爱的细致入微。如今母亲已逝,诗人只能隔着棺木想象她仍在千里之外的家乡,却无法再听到她的呼唤或共享饮食。诗人举衣难着,举箸无声,内心充满悲痛和无尽的疑问,向苍天发出无声的追问。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母亲深切的悼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