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情一见岁寒在,世事几番春梦然
出处:《徐介卿赴召经筵二诗送之 其二》
宋 · 李曾伯
袂判平山十五年,喜迎召节下楼船。
交情一见岁寒在,世事几番春梦然。
我亦将归谋佚老,公今此去类登仙。
一杯且酌长沙酒,莫忆灯棋话汉边。
交情一见岁寒在,世事几番春梦然。
我亦将归谋佚老,公今此去类登仙。
一杯且酌长沙酒,莫忆灯棋话汉边。
注释
袂判:分离。平山:比喻长久的分别。
十五年:时间跨度。
召节:召回的命令或使者。
楼船:古代大型船只。
交情:友情。
岁寒:比喻艰难困苦的时刻。
春梦:比喻短暂易逝的事物。
然:如此,这样。
谋佚老:规划安享晚年。
佚老:安逸的晚年生活。
类登仙:像神仙一样超脱。
长沙酒:长沙产的美酒。
灯棋:灯下对弈。
汉边:汉代边境,这里泛指边疆。
翻译
十五年来分别如隔平山,欣喜迎接你乘坐楼船归来。多年的友情经得起岁月考验,世间人事变换如同春梦般短暂。
我也打算回归享受晚年生活,而你这次离去仿佛升仙一般。
让我们暂且畅饮长沙美酒,不要再去回忆灯下棋局和边疆的话题。
鉴赏
此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首句“袂判平山十五年”,“袂判”指官职,“平山”可能是地名或官职名称,表明友人徐介卿在官场中辛勤工作了十五年之久,终于迎来召唤,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句“喜迎召节下楼船”,则形象地描绘出朋友接到任命后的喜悦心情和即将启程的场景。“交情一见岁寒在”说明诗人与徐介卿虽久未相见,但旧情依然,岁月更替之中友谊不减。"世事几番春梦然"表达了诗人对世间变迁和个人理想的感慨,宛如一场春夜之梦,恍惚之间。
“谋佚老”意指退隐田园,享受晚年宁静生活。"公今此去类登仙"则是诗人对徐介卿的鼓励和期望,希望他能在仕途中一帆风顺,如同登仙一般。
最后两句“一杯且酌长沙酒,莫忆灯棋话汉边”表达了朋友临别时的惜别之情。诗人提议与友人共饮长沙美酒,劝告他不要过多留恋往昔的欢乐时光,以及在边塞中围坐灯火旁谈论古今的乐趣。
整首诗充满了对朋友深厚的情谊以及对未来美好祝愿,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对于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丰富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