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专为口,俯仰汗我颜
出处:《杂书示陈国佐胡元茂四首 其一》
宋 · 陈与义
一官专为口,俯仰汗我颜。
顾将千日饥,换此三岁闲。
冥冥云表雁,时节自往还。
不忧稻粱绝,忧在罗网间。
绝胜杜拾遗,一饱常间关。
晚知儒冠误,犹恋终南山。
顾将千日饥,换此三岁闲。
冥冥云表雁,时节自往还。
不忧稻粱绝,忧在罗网间。
绝胜杜拾遗,一饱常间关。
晚知儒冠误,犹恋终南山。
注释
官:官职。专:专门。
口:口腹之欲。
俯仰:指官员的生活。
汗我颜:使我感到羞愧。
千日饥:长期的饥饿。
三岁闲:短暂的清闲。
冥冥:深远的。
云表:云端。
雁:大雁。
时节:季节。
往还:来回。
稻粱绝:粮食缺乏。
罗网间:世间的束缚。
杜拾遗:杜甫,唐代诗人,有‘拾遗’之称。
一饱:温饱。
常间关:常常奔波。
儒冠:儒生的帽子,代指读书人身份。
误:误入歧途。
终南山:中国著名的山,象征隐居生活。
翻译
一个官员只为口腹之欲,让我时刻汗颜。他宁愿忍受长久的饥饿,换取短暂的清闲。
高飞的大雁在云端自由来去,它们有自己的时节规律。
我不怕粮食匮乏,却忧虑于世间的束缚。
这远胜过杜甫那样的诗人,常常为温饱奔波。
直到晚年我才明白,读书人误入歧途,但仍眷恋那终南山的隐逸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所作的《杂书示陈国佐胡元茂四首》中的第一首。诗中,诗人以讽刺的口吻描绘了一个只关心个人口腹之欲的官员形象,他们为了每日的温饱,不惜牺牲百姓的辛勤劳动和长久的饥饿。诗人通过比喻,将这些官员比作季节更替、自由飞翔的云表大雁,暗示他们的生活虽然悠闲,但建立在他人的困苦之上。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忧虑,担心社会底层人民的生计问题,尤其是粮食供应的匮乏。他甚至认为这样的官员还不如唐代诗人杜甫(杜拾遗),后者虽然生活简朴,但常常关心民生疾苦,不时受到饥饿的困扰,却始终坚守道义。最后,诗人反思自己的人生选择,意识到儒士的仕途并非初衷,他怀念起隐居生活的宁静,如终南山般的自在。
整首诗以辛辣的讽刺和深沉的感慨,揭示了当时社会官场的腐败现象,以及诗人对于理想人格和高尚情操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