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吏喜闻开便閤,舞姬排比剪春衫
出处:《依韵和许待制病起偶书》
宋 · 梅尧臣
桐柳阴阴翠色参,幔房深邃静于岩。
疾疑不是因蛇影,方秘曾传白玉函。
炼蜜有时蜂竞至,坠膻无数蚁来衔。
女奚困触屏风响,林鸟饥寻蠹木鹐。
趋吏喜闻开便閤,舞姬排比剪春衫。
嘉宾入幕金樽抹,贺客冲风席帽搀。
谈出古人非骋辩,诗陈王化不言谗。
提纲勿用铢铢较,列局缘从物物监。
龙脑篆香蟠屈曲,虎头彫枕剔空嵌。
年踰五十惟耽易,能格神明莫若諴。
疾疑不是因蛇影,方秘曾传白玉函。
炼蜜有时蜂竞至,坠膻无数蚁来衔。
女奚困触屏风响,林鸟饥寻蠹木鹐。
趋吏喜闻开便閤,舞姬排比剪春衫。
嘉宾入幕金樽抹,贺客冲风席帽搀。
谈出古人非骋辩,诗陈王化不言谗。
提纲勿用铢铢较,列局缘从物物监。
龙脑篆香蟠屈曲,虎头彫枕剔空嵌。
年踰五十惟耽易,能格神明莫若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阴阴:形容柳树阴凉繁茂。幔房:帷幔围绕的房间。
岩:山岩,比喻深邃。
白玉函:珍贵的信函,可能含有重要信息。
炼蜜:古代制作蜜糖的过程。
坠膻:掉落的肉屑,引申为食物。
屏风:分隔室内空间的家具。
蠹木:被虫蛀的木头。
便閤:方便出入的小门。
春衫:春季穿的衣物。
王化:王者的教化,指政治清明。
諴:真诚,真心实意。
翻译
绿柳浓荫中翠色斑驳,幔房深沉静似山岩。疾风中疑心并非蛇影摇曳,秘事曾藏在白玉信函。
炼蜜时蜜蜂纷飞而至,羊肉屑引来蚂蚁无数衔食。
女子轻触屏风声微响,饥饿的林鸟啄食蛀木。
官员听到开启门扉欢喜,舞姬们排列整齐剪裁春衣。
尊贵宾客进入帷幕举杯,贺客顶风而来掀起帽檐。
谈论古人事迹非为争辩,诗歌颂扬王道而非诽谤。
提纲不必琐碎计较,处理事务应全面监督。
龙脑香篆烟曲折缭绕,虎头雕饰的枕头细致镶嵌。
年过半百只爱简易,能感动神明莫过于真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许待制病起偶书》,通过对病中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闲适而雅致的生活情趣。首联“桐柳阴阴翠色参,幔房深邃静于岩”描绘了室外绿意盎然的景象,室内则显得宁静深沉。颔联“疾疑不是因蛇影,方秘曾传白玉函”暗示了病中的疑虑与神秘,暗含着历史典故的趣味。
颈联“炼蜜有时蜂竞至,坠膻无数蚁来衔”以蜜蜂采蜜和蚂蚁觅食为喻,生动展示了生活的琐碎与生机。接着,“女奚困触屏风响,林鸟饥寻蠹木鹐”通过写女侍的轻微动作和鸟儿的饥饿寻找,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
尾联“趋吏喜闻开便閤,舞姬排比剪春衫”描绘了病中仍有官事和娱乐活动,显示出主人的权势与生活情趣。接下来的诗句,诗人谈论古人、诗歌创作,以及对治国之道的理解,展现出其高尚的品格和对王道的追求。
最后两句“提纲勿用铢铢较,列局缘从物物监”,表达了诗人对于治事的态度,主张宽宏大量,以万物为鉴。结尾处“龙脑篆香蟠屈曲,虎头雕枕剔空嵌”描绘了精致的生活用品,而“年踰五十惟耽易,能格神明莫若諴”则表达了诗人虽年迈仍沉浸于学问,以诚挚之心面对生活的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病中的生活状态,又寓含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