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驰道春风动,行宫夜月寒全文

驰道春风动,行宫夜月寒

出处:《南巡歌二首
明 · 谢榛
南楚旌旗合,黄尘走百官。
天王重巡幸,民物识艰难。
驰道春风动,行宫夜月寒
万年垂拱意,歌颂入长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皇帝南巡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宏大场面与深刻情感的交织。

首句“南楚旌旗合”,开篇即以“南楚”点明地点,暗示皇帝南巡的目的地,而“旌旗合”则生动描绘出军队集结、旗帜飘扬的壮观景象。接着,“黄尘走百官”一句,以“黄尘”象征皇帝出行时的尘土飞扬,同时暗含着官员们为了迎接皇帝南巡而忙碌奔波的情景,形象地展示了皇权的威严与统治者的尊贵。

“天王重巡幸,民物识艰难”两句,进一步揭示了皇帝南巡的意义。一方面,皇帝亲自巡视,体现了对国家和民众的关怀;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治理国家的不易与面临的种种困难。这两句既表达了对皇帝勤政爱民的赞美,也流露出对国家治理复杂性的感慨。

“驰道春风动,行宫夜月寒”描绘了皇帝南巡途中的自然景观与氛围。驰道上的春风轻拂,既有生机勃勃之感,也预示着皇帝南巡带来的希望与变革;而行宫之夜,月色如水,寒气袭人,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暗示着皇帝在巡视中可能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最后,“万年垂拱意,歌颂入长安”表达了对皇帝长治久安、垂拱而治的期望,以及全国上下对皇帝南巡的热烈欢迎与歌颂。这不仅是对皇帝个人能力的认可,也是对国家未来稳定繁荣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皇帝南巡这一历史事件的宏大背景与深远意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君主责任以及人民期待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