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濯濯其仪,扰而不去全文

濯濯其仪,扰而不去

出处:《双瑞
明 · 程敏政
义兴之郊,有山隆隆。
孰窆其亲,有孝徐公。
有庐萧萧,倚山之麓。
徐公是居,哀慕孔笃。
爰有鸠二,来巢于梁。
其色缟缟,如君子裳。
雁雁于飞,日泳于渚。
濯濯其仪,扰而不去
观者动色,异口同词。
有瑞徐公,维天锡之。
一锡不已,乃至于再。
发彼庆源,如水斯溉。
济济徐公,改服来朝。
贰命秩宗,维庆之昭。
允显其身,亦显其子。
奕世光荣,维庆之似。
维孝锡类,庆与之俱。
孰瑞之诬,而大其闾。
庆也无涯,勖哉令德。
匪瑞之夸,繄孝之式。

鉴赏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双瑞》描绘了一幅义兴郊野的景象,赞美了孝子徐公的高尚品德。诗中通过山势的隆起象征徐公的孝行深厚,他的庐舍简朴,寄托着对亲人的深切怀念。鸠鸟选择在他的屋梁筑巢,以其洁白的颜色象征徐公的君子风范。雁群飞翔,日日在渚边嬉戏,寓意徐公的德行受到自然界的敬仰。

观者为之动容,一致称颂徐公的美德。天赐祥瑞,不仅一次,而是连连降临,预示着徐公家族的繁荣昌盛。徐公本人受到朝廷的嘉奖,升迁秩宗,显赫荣耀。他的孝行不仅影响自身,也荫及子孙,家族世代显赫。诗以孝为瑞,强调孝道的重要性,而非仅仅追求表面的吉祥。最后,诗人勉励人们效仿徐公的孝行,让美德流传。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和对人物事迹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孝道的推崇和对美德的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