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数半鬼录,宰上空美楰
八龄初问字,双钩略摹朱。
知为太学生,夙仰君子儒。
契阔三十载,邂逅天一隅。
追数半鬼录,宰上空美楰。
所存复陆沉,隙中惊过驹。
长者类太丘,祖风如魏谟。
兵火已无屋,蓬蒿仍不锄。
善藏武城刀,息驾王乔凫。
功名有要路,矢石思捐躯。
常挥铁如意,欲碎玉唾壶。
书生无浪语,天骄今既诛。
下如鸱夷子,扁舟归五湖。
安用金谷园,坠楼烦绿珠。
相国起刀笔,将军拔屠沽。
但封寝丘地,莫料秦王须。
隐居九畹兰,活计千木奴。
客至径设醴,诗来或操觚。
游戏百家衣,剧谈五杂俎。
涉世虽历落,安命良支梧。
拼音版原文
鉴赏
此诗为北宋时期的作品,语言典雅,意境深远。从内容来看,诗人在怀念与故友重逢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知识和学问的尊崇,以及个人对于功名和文学创作的追求。
“往在识公日,我与儿曹俱。”开篇便设定了一种时间背景和亲密的情感联系,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谊深厚。
“八龄初问字,双钩略摹朱。”此句描绘了少年时期的学习情景,显示出对文化知识的渴望和早慧。
“知为太学生,夙仰君子儒。”诗人表达了对太学(古代最高教育机构)的向往,以及对于儒家学说的崇敬。
“契阔三十载,邂逅天一隅。”时间的流转和空间的遥远,并未减弱彼此之间的情谊。
“追数半鬼录,宰上空美楯。”此处可能在比喻某种艰难或挑战,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所存复陆沉,隙中惊过驹。”诗人表达了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以及面对困境时的震惊和无奈。
“长者类太丘,祖风如魏谟。”此句通过历史上的贤君来比喻当前的人物,或许在强调某种品格或气节。
“兵火已无屋,蓬蒿仍不锄。”战争的破坏和自然的恢复并存,可能象征着诗人对于社会动荡和个人内心的反思。
“善藏武城刀,息驾王乔凫。”此处或许在比喻隐藏实力,或是对某种力量的节制。
“功名有要路,矢石思捐躯。”诗人对于功业和声名的追求,以及对于生命价值的思考。
“常挥铁如意,欲碎玉唾壶。”此句通过对比坚硬与脆弱的事物,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执着和挑战自我的精神。
“书生无浪语,天骄今既诛。”诗人的言辞不为空泛之谈,而是有深意在其中,可能是在批评某种社会现象或个人行为。
以下几句“下如鸱夷子,扁舟归五湖。安用金谷园,坠楼烦绿珠。”则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意境,以及对于自然和物质享受的态度。
“相国起刀笔,将军拔屠沽。”诗人通过对比文人与武将的形象,可能在强调个人对于文学创作和社会责任的双重认同。
“但封寝丘地,莫料秦王须。”此句或许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愿望,以及对于历史人物的某种感慨。
“隐居九畹兰,活计千木奴。”诗人选择了隐逸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在思考个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客至径设醴,诗来或操觚。”此处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和文学创作的重视,以及对待客之雅致。
“游戏百家衣,剧谈五杂俎。”诗人的生活充满了文学和哲学的探讨,显示出其广泛的兴趣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涉世虽历落,安命良支梧。”最终,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于生命和世界的接受与平静,也许是在寻求一种超脱尘俗的心灵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