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箬岘亭东有小池,早荷新荇绿参差全文

箬岘亭东有小池,早荷新荇绿参差

出处:《箬岘东池
唐 · 白居易
箬岘亭东有小池,早荷新荇绿参差
中宵把火行人发,惊起双栖白鹭鸶。

拼音版原文

ruòxiàntíngdōngyǒuxiǎochízǎoxīnxìng绿cānchà

zhōngxiāohuǒxíngrénjīngshuāngbái

注释

箬岘亭:一个地名,可能是诗中的地点。
小池:小型的池塘。
绿参差:绿色错落不齐,形容植物生长的状态。
中宵:半夜。
把火:手持火把。
行人发:行人行动,出发或行走。
惊起:惊动并使其飞起。
双栖:两只鸟在一起栖息。
白鹭鸶:一种白色的水鸟。

翻译

在箬岘亭的东边有一个小池塘,早生的荷新鲜而细长,绿意参差不齐。
半夜时分,有人点燃火把行走,惊起了正在双栖的白鹭鸶。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夜景色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清新月光下的悠闲情怀。

“箬岘亭东有小池”,设定了一个宁静的环境背景。箬岘亭是古代的一处建筑,可能位于山野之中,而“亭东”则指该亭以东的地方,藏匿着一片清幽的小池水域。

“早荷新荇绿参差”,描绘了春日新生的藕草(即菰或荇菜)生长在小池边的景象。这里,“早”字指的是春天,新生的事物;“荜”是一种植物,常生长于水边,而“绿参差”则形容这些新生的藕草呈现出层次分明的绿色。

接下来的两句:“中宵把火行人发,惊起双栖白鹭鸶。”展示了诗人夜晚的一段经历。其中,“中宵”指的是深夜时分;“把火”可能是指诗人在夜里点燃灯火,这里的“行人发”则有几种解释,一说是指火光映照到人的头发上,另一说可能是指烛光摇曳,使得周围的人影也跟着移动。紧接着,“惊起双栖白鹭鸶”,诗人用灯火的动静惊扰了栖息在水边的白鹭(一种水鸟),它们被突然的光线吓飞,展现出夜色中的一幕生动画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自然景物和深宵人事的细腻描摹,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