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雨新麦苗,油然殊众绿
巨灵舒半臂,移来小天竺。
直竖千刃高,横亘一峦矗。
平立睨天门,向背见要腹。
巀嵲群岫中,千里归结束。
上界辟鹦林,真源佳气独。
暇日得跻攀,肩舆止平陆。
宛转蹑龙脊,崎岖登云麓。
临崖一眺望,遥天关画轴。
四围俨列屏,尽向此山伏。
俯首瞰平川,町畦共联属。
天雨新麦苗,油然殊众绿。
渠水活且盈,一线通盘曲。
整衣礼旃檀,再拜愈齐遫。
他福非有邀,丰年是所祝。
吾蜀饶名山,峨眉未登瞩。
嵩华心徒想,匡卢耳亦熟。
何幸山水缘,遇兹畅所欲。
一年两陟巅,佳景饱经目。
山花袭我衣,归来尚馥郁。
静夜涤烦嚣,疑在峰头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周铣对大像山的攀登与欣赏,展现了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首先,诗人以“万山祖昆崙,支裔如析木”开篇,将大像山置于群山之中,强调其独特地位。接着,“巨灵舒半臂,移来小天竺”运用神话传说,赋予大像山神秘色彩,仿佛它是由巨人之手从遥远之地搬来的。接下来的几句“直竖千刃高,横亘一峦矗”,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出大像山的高耸与挺拔。
“平立睨天门,向背见要腹”则进一步展示了大像山的雄伟气势,仿佛它正俯瞰着天地之间的门户,而“巀嵲群岫中,千里归结束”则强调了大像山在群山中的中心地位,汇聚了千里的风光。
“上界辟鹦林,真源佳气独”描绘了山顶的景象,仿佛有一片鹦鹉林在云端之上,而“暇日得跻攀,肩舆止平陆”则是诗人亲自登山的过程描述。
“宛转蹑龙脊,崎岖登云麓”生动地表现了登山的艰难与险峻,而“临崖一眺望,遥天关画轴”则描绘了站在山顶远眺的壮观景色,仿佛一幅展开的画卷。
“四围俨列屏,尽向此山伏”强调了大像山周围景色的壮观,而“俯首瞰平川,町畦共联属”则描绘了从山顶俯瞰平原的景象,展现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
“天雨新麦苗,油然殊众绿”描绘了雨后麦田的生机勃勃,而“渠水活且盈,一线通盘曲”则描绘了山间溪流的灵动与曲折。
“整衣礼旃檀,再拜愈齐遫”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寺庙的敬仰之情,而“他福非有邀,丰年是所祝”则寄托了诗人对丰收的祈愿。
最后,“吾蜀饶名山,峨眉未登瞩。嵩华心徒想,匡卢耳亦熟”表达了诗人对其他名山的向往,而“何幸山水缘,遇兹畅所欲。一年两陟巅,佳景饱经目”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次登山经历的满足与喜悦。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大像山的壮丽景色,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敬畏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