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戈蚤遣平卢愧,泽畔羊裘恣所如
出处:《拜疏》
明 · 陈邦彦
削奏累累字曰书,中官移椟入公车。
能添九鼎江瑶柱,犹愧三言海大鱼。
时誉漫誇通国体,壮游因得觐宸居。
天戈蚤遣平卢愧,泽畔羊裘恣所如。
能添九鼎江瑶柱,犹愧三言海大鱼。
时誉漫誇通国体,壮游因得觐宸居。
天戈蚤遣平卢愧,泽畔羊裘恣所如。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邦彦的《拜疏(其三)》。诗中描绘了诗人上奏朝廷的情景,以及对自身能力与成就的反思和谦逊态度。
首联“削奏累累字曰书,中官移椟入公车。”描述了诗人精心撰写奏章,层层叠叠的文字如同书籍一般,然后由宦官将其装箱搬运至公车,象征着奏章被送往朝廷的过程。
颔联“能添九鼎江瑶柱,犹愧三言海大鱼。”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能够增添九鼎之重的江瑶柱,同时又自谦地表示即使只有三言两语,也足以媲美海中的大鱼。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与谦虚。
颈联“时誉漫誇通国体,壮游因得觐宸居。”指出虽然外界赞誉不断,但诗人更注重理解国家体制,通过壮游得以亲见皇帝,体现了他对国家治理和君主权威的尊重。
尾联“天戈蚤遣平卢愧,泽畔羊裘恣所如。”表达了诗人面对平卢之战的遗憾,希望能在水边穿着羊裘,自由自在地生活,既是对历史事件的感慨,也是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陈邦彦作为文人的责任感、谦逊精神以及对国家、君主的忠诚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个人理想与自由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