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舸载陶公,南随万里风
出处:《送陈明府赴萍县》
唐 · 卢纶
素舸载陶公,南随万里风。
梅花成雪岭,橘树当家僮。
祠掩荒山下,田开野荻中。
岁终书善绩,应与古碑同。
梅花成雪岭,橘树当家僮。
祠掩荒山下,田开野荻中。
岁终书善绩,应与古碑同。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素舸:未经装饰的船。陶公:指东晋时期的隐士陶渊明。
南随:向南行进。
万里风:形容路途遥远。
梅花:梅花,冬季开放的花。
雪岭:比喻梅花盛开的山岭如雪般洁白。
橘树:陶渊明喜爱的植物,象征隐居生活。
家僮:家中的童仆,这里比喻亲近之物。
祠掩:祠堂被遮掩。
荒山下:荒凉的山脚下。
田开:开垦田地。
野荻:一种生长在水边的草本植物。
岁终:年终,一年结束时。
书善绩:记载善行和功绩。
古碑:古代的石碑,常用于记载历史或人物事迹。
同:相同,寓意流传后世。
翻译
朴素的船只载着陶渊明,向南方随风飘荡了万里。梅花盛开如雪覆盖山岭,橘树如同家中的仆人。
祠堂静默在荒山脚下,开垦的田野中长满野荻。
年终时记录他的善行,应与古代的碑文一样永载史册。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乘舟南行,随风万里之遥的意境。"素舸载陶公"一句,以陶渊明自况,其清高脱俗之象如出水面。"南随万里风"则展现了诗人追随自然,顺应时节的情怀。
接下来的两句"梅花成雪岭,橘树当家僮"通过对梅花和橘树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欣赏与寄托。梅花在这里不仅是自然之景,更隐喻着清高孤傲的品格;而橘树则象征着平凡却又充满生机的生活。
"祠掩荒山下,田开野荻中"两句描绘了一种隐逸的生活场景。祠指的是古代供奉祖先或神灵的小屋,这里用来形容诗人隐居之所;而"田开野荻中"则表明了诗人在自然中耕耘,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最后两句"岁终书善绩,应与古碑同"展示了诗人对过往功绩的回顾和对历史的敬畏。岁终即年末,书善绩意味着记录下一年来的成就;而"应与古碑同"则表明这些记录应当像古代的石碑一样,被后世所铭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赞扬,展现了诗人超脱红尘、追求高洁品格的情怀。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历史感和文化自信,使人读之有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清新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