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凉每有风雩兴,随意邻僧坐碧苔
出处:《点易台八首答张侍御汝立》
明 · 邵宝
桐树扶疏荫石台,巉岩西望更崔嵬。
日流云影前峰去,风送泉声别涧来。
鸿渐茗从閒客试,李绅书自少年开。
晚凉每有风雩兴,随意邻僧坐碧苔。
日流云影前峰去,风送泉声别涧来。
鸿渐茗从閒客试,李绅书自少年开。
晚凉每有风雩兴,随意邻僧坐碧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山水画卷。首句“桐树扶疏荫石台”,以桐树的茂盛和石台的静谧,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接着,“巉岩西望更崔嵬”一句,通过远眺高耸的山岩,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雄伟。
“日流云影前峰去,风送泉声别涧来”两句,运用动态的描绘手法,将阳光、云影、山峰、微风、泉水等元素巧妙融合,呈现出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图。日光与云影在山峰间流动,微风送来远处山涧的潺潺水声,动静结合,赋予画面以生命力。
“鸿渐茗从閒客试,李绅书自少年开”两句,转而描写人物活动。鸿渐茗(可能指茶)与李绅的书法,分别代表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与艺术追求。通过“閒客试茗”和“少年开书”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最后,“晚凉每有风雩兴,随意邻僧坐碧苔”两句,描绘了傍晚时分的凉爽景象,以及诗人与邻近僧侣共坐于青苔之上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也暗示了他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佛教文化的亲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和谐统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