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从主人觅数枝,金英未吐心亦足
出处:《峡中重九以菊有黄华分韵得菊字》
宋 · 李流谦
江湖浪走嗟碌碌,往往佳时忘记录。
今朝峡里作重阳,节物虽同感殊俗。
终日悬忧湍濑间,何人为唱黄花曲。
尚喜樽罍馀旧醅,不然何以慰萧索。
每思在家天气好,一瓮床头拨寒绿。
欲熟未熟唤客饮,妇骂儿嘲醉不答。
只今那能问甜涩,况是名樽难重得。
晚行江干见篱落,小雨霏霏冒丛菊。
若从主人觅数枝,金英未吐心亦足。
归插铜瓶对清酌,营度肴蔬选橙栗。
茱萸在手花在头,起舞狂歌忘为客。
人情一种无贵贱,馀沥犹能到僮仆。
渊明固是羲皇人,腰不可折带难束。
白衣大自胜督邮,千古因渠重斯节。
我行四方亦何事,此腹能须几圭撮。
并头鸡鹜不自厌,仰首高飞愧鸿鹄。
酒阑独诵归来章,醉面如赪背如沃。
今朝峡里作重阳,节物虽同感殊俗。
终日悬忧湍濑间,何人为唱黄花曲。
尚喜樽罍馀旧醅,不然何以慰萧索。
每思在家天气好,一瓮床头拨寒绿。
欲熟未熟唤客饮,妇骂儿嘲醉不答。
只今那能问甜涩,况是名樽难重得。
晚行江干见篱落,小雨霏霏冒丛菊。
若从主人觅数枝,金英未吐心亦足。
归插铜瓶对清酌,营度肴蔬选橙栗。
茱萸在手花在头,起舞狂歌忘为客。
人情一种无贵贱,馀沥犹能到僮仆。
渊明固是羲皇人,腰不可折带难束。
白衣大自胜督邮,千古因渠重斯节。
我行四方亦何事,此腹能须几圭撮。
并头鸡鹜不自厌,仰首高飞愧鸿鹄。
酒阑独诵归来章,醉面如赪背如沃。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江湖:指代广阔的世间。浪走:漂泊不定。
嗟碌碌:感叹忙碌。
佳时:美好的时刻。
湍濑:急流险滩。
黄花曲:菊花之歌。
樽罍:酒杯。
旧醅:陈酿。
萧索:孤寂,冷清。
拨寒绿:形容酒坛中的酒。
妇骂儿嘲:家庭琐事。
醉不答:喝醉了不回答。
那能:怎能。
甜涩:酒的味道。
名樽:珍贵的酒。
重得:难以得到。
霏霏:细雨连绵。
冒丛菊:在菊花丛中。
金英:盛开的菊花。
心亦足:内心满足。
清酌:清淡的酒。
营度:精心准备。
白衣:平民百姓。
督邮:古代地方官员。
斯节:这个节日。
几圭撮:少量。
并头鸡鹜:鸡鸭相伴。
愧鸿鹄:感到不如大雁。
阑:尽。
归来章:《归去来兮辞》。
赪:红色。
沃:湿润。
翻译
在江湖中漂泊忙碌,美好的时光常常忘记记录。今日在峡中度过重阳,虽然节日相同,感受却各不相同。
整天担忧在急流险滩之间,谁能为我唱起菊花之歌。
幸好还有剩余的陈酿,否则如何驱散这孤寂。
每当想起在家时天气晴朗,一坛酒摆在床头拨动着寒意。
酒还未熟就唤客人共饮,妻子责骂孩子,醉汉不作回应。
如今怎能分辨酒的甘苦,更何况名贵的好酒难以再得。
傍晚走在江边,看见篱笆丛中的菊花在细雨中摇曳。
如果能从主人那里摘几枝菊花,即使花未绽放也足以心满意足。
回家后插在铜瓶中,对着清酒,精心挑选菜肴和橙栗。
茱萸握在手中,菊花戴在头上,起舞高歌,忘却了旅人的身份。
人的情感不分贵贱,剩下的酒也能让仆人分享。
陶渊明确实是远古时代的人,他的腰虽弯但不愿屈服。
即使穿着白衣,也比督邮高贵,重阳节的传统因此而被看重。
我四处游历,究竟为何,这肚子又能容纳多少酒呢。
鸡鸭相伴,我不觉厌烦,但抬头望向高飞的大雁,心中惭愧。
酒席将尽,独自吟诵《归去来兮辞》,醉脸通红,背影湿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湖间的游走生涯,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情怀。开篇“江湖浪走嗟碌碌,往往佳时忘记录”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流年不再的感慨。
诗中多次提及饮酒,如“尚喜樽罍馀旧醅,不然何以慰萧索”和“归插铜瓶对清酌,营度肴蔬选橙栗”,表明了诗人通过饮酒来放松心情,享受生活的乐趣。
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家乡的思念,如“每思在家天气好,一瓮床头拨寒绿”和“欲熟未熟唤客饮,妇骂儿嘲醉不答”,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温暖与柔情。
此外,“晚行江干见篱落,小雨霏霏冒丛菊。若从主人觅数枝,金英未吐心亦足”两句,则描绘了一幅江边小雨中的风景画面,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花朵,以此来表达对自然美的欣赏。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充分展现了诗人的个性与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