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鞭迤逦历乡邦,留得清名处处香
出处:《五用韵奉酬见寄 其一》
宋末元初 · 杨公远
扬鞭迤逦历乡邦,留得清名处处香。
六邑春风浓似酒,一轮秋月冷于霜。
苏回民瘼宦情好,听彻鹃声归兴忙。
满路溪山无限好,祇应裁剪入词章。
六邑春风浓似酒,一轮秋月冷于霜。
苏回民瘼宦情好,听彻鹃声归兴忙。
满路溪山无限好,祇应裁剪入词章。
注释
扬鞭:策马。迤逦:悠然。
乡邦:故乡。
清名:清白之名。
六邑:六个城镇。
春风:春风吹拂。
浓似酒:浓郁如酒。
一轮秋月:秋天的明月。
苏回:官吏的名字。
民瘼:民间疾苦。
宦情:做官的心情。
归兴:回家的兴致。
溪山无限好:沿途山水之美。
祇应:只应。
裁剪:融入。
词章:诗篇。
翻译
策马悠然地游历故乡各地,留下清白之名四处飘香。六个城镇的春风浓郁如醇酒,秋天的明月比霜更冷冽。
苏回官员关心民间疾苦,听到杜鹃啼叫便急于归乡。
沿途山水之美无以言表,只应将它们融入诗篇中。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词人杨公远所作,名为《五用韵奉酬见寄(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扬鞭迤逦历乡邦,留得清名处处香。"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游历各地时,对家乡的怀念之情以及希望自己留下好名声的情感。“扬鞭”形象地描绘出行者挥鞭前进的画面,“迤逦”则传递了一种缓慢而深情的旅行状态。诗人通过这两句,抒发了对故土的依恋,以及希望自己的清白名声能够在各处流芳。
"六邑春风浓似酒,一轮秋月冷于霜。" 这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六邑”通常指的是古代的都城及其周围地区,这里用来泛指诗人游历之地。春风和秋月都是中国传统文学中常见的意象,分别代表了生机勃勃与清冷孤寂两种不同情感。诗人通过“浓似酒”和“冷于霜”的形容词,更增添了一份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验。
"苏回民瘼宦情好,听彻鹃声归兴忙。" 这两句转而描写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苏回”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苏区和回纥地区,这里则是泛指远离家乡的异乡。诗人通过“民瘼宦情好”表达了对故土亲情的向往,而“听彻鹃声归兴忙”则展现了在听到鸟鸣声时,内心的激动和急切想要回到家乡的心情。
"满路溪山无限好,祇应裁剪入词章。" 最后两句是对诗人旅行中所见景色的总结及文学创作的自信。“满路溪山”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眼中的美丽风光,而“祇应裁剪入词章”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些美好尽可能地融入自己的文学作品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游历间的思乡情怀,以及对故土深沉的情感。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己文学创作的热忱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