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声飒飒断复来,间作隐隐兼出雷
出处:《田家行二首 其一》
宋 · 赵蕃
雨声飒飒断复来,间作隐隐兼出雷。
田家作苦乐不哀,拔秧插田政时哉。
谁知有客洞庭上,船破篷疏蔽无障。
何如雨笠与烟蓑,相逐田伴歌田歌。
田家作苦乐不哀,拔秧插田政时哉。
谁知有客洞庭上,船破篷疏蔽无障。
何如雨笠与烟蓑,相逐田伴歌田歌。
注释
雨声:形容雨点落下声音。飒飒:形容雨声或风声。
断复来:时断时续。
隐隐:隐约。
兼:同时。
雷:雷声。
田家:农家。
作苦:辛苦劳作。
乐不哀:虽苦犹乐。
拔秧:拔除稻秧。
插田:插秧。
政时哉:正合适的时候。
谁知:谁料。
洞庭上:洞庭湖上。
船破:船身破旧。
篷疏:蓬草稀疏。
蔽无障:无法遮挡。
何如:哪里比得上。
雨笠:斗笠。
烟蓑:蓑衣。
相逐:相伴追逐。
田伴:田间同伴。
歌田歌:唱着田间的歌。
翻译
雨声时断时续,伴随隐约雷鸣。农夫辛勤劳作,虽苦犹乐,正值插秧的好时节。
谁料想洞庭湖上,有人身处破船,蓬草稀疏难以遮挡。
哪比得过戴着斗笠、披着蓑衣的人,与田间同伴一同欢歌笑语。
鉴赏
这首宋代赵蕃的《田家行二首(其一)》描绘了雨中农事的生动画面。首句“雨声飒飒断复来,间作隐隐兼出雷”,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雨声的节奏,既有连续不断的轻响,又有间歇中的低沉雷鸣,富有动态感。接着,“田家作苦乐不哀”,反映出农民虽辛勤劳作,但面对风雨仍能保持乐观,体现出他们的坚韧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人将视角转向洞庭湖上的游客:“谁知有客洞庭上,船破篷疏蔽无障”,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农人境遇的同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何如雨笠与烟蓑,相逐田伴歌田歌”,诗人想象自己戴上雨帽,披着蓑衣,与农人一同歌唱劳作,流露出对田园诗意生活的深深向往。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通过对雨中农事的描绘,展现了农人的生活状态和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