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百劫丛中真性在,展卷飒拉来悲风全文

百劫丛中真性在,展卷飒拉来悲风

清 · 张又华
宜兴司马坐忧国,七夕歌成涕横臆。
一腔忠义欲谁语,搔首青天呼不得。
举朝依违杨嗣昌,惟公慷慨赴戎行。
枢府何曾识君父,边臣能不死封疆。
薄暮出宫廷对罢,严饬孤军列城下。
铁骑汹涌卷地来,蜂斗狼争日继夜。
是时西兵殊死战,胆大通身一敌万。
同心独有杨参军,高监拥兵若旁观。
参军乞救向前涂,司马振旆奋一呼。
挺身疾斗骑皆奋,手格数人筋力枯。
男儿竟作沙场死,俯首安能对薄书。
将军已死全军覆,奸相统师明社屋。
西风禾黍吹思陵,手把遗诗忍终读。
墨沈飞扬意气雄,平原信国将无同。
百劫丛中真性在,展卷飒拉来悲风

鉴赏

这首清代张又华的《题卢忠烈七夕歌真迹后》是一首深情的悼亡诗,表达了对卢忠烈英勇抗敌、忠心报国的敬仰与哀悼。诗人通过描绘卢司马忧国忧民的形象,以及他在七夕之夜创作诗歌时的悲愤心情,展现了其忠诚与无奈。卢司马面对朝廷的妥协与权臣杨嗣昌的自私,毅然决然地奔赴战场,表现出高尚的节操。

诗中“薄暮出宫廷对罢”至“将军已死全军覆”一段,细致刻画了卢司马临危受命,指挥孤军奋战的场景,凸显了他的英勇和决心。然而,奸相当道,导致了惨败的结局,诗人对此深感痛惜。

最后,“西风禾黍吹思陵”一句,以自然景象寓言历史沧桑,表达了对卢司马身后事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激昂,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卢忠烈的崇敬和对时局的忧虑,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