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丰雀鼠犹争食,果熟猿猴不共山
出处:《马山杂咏三十韵》
明 · 成鹫
牧笛樵歌日往还,近嫌住处逼人间。
年丰雀鼠犹争食,果熟猿猴不共山。
老去机心聊自息,贫来米价复相关。
罗浮旧隐宁忧此,绝顶孤峰更拟攀。
年丰雀鼠犹争食,果熟猿猴不共山。
老去机心聊自息,贫来米价复相关。
罗浮旧隐宁忧此,绝顶孤峰更拟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马山的自然风光与生活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田园气息和哲理思考。
首句“牧笛樵歌日往还”,以牧童吹笛、樵夫唱歌的景象,展现了山间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仿佛时间在这里缓缓流淌,没有世俗的纷扰。接着“近嫌住处逼人间”,诗人表达了对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向往,虽身处山中,却时常担心被外界打扰,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珍惜与保护。
“年丰雀鼠犹争食,果熟猿猴不共山”两句,通过动物间的互动,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同时也暗示了人类社会中的竞争与合作。年成丰收时,连小动物们都在为食物而忙碌,而成熟的果实,猴子们也独自享受,不与山林共享,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社会现象的隐喻。
“老去机心聊自息,贫来米价复相关”两句,诗人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依托,表达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世事的淡然态度;面对贫困,对物质的追求也有所改变。这两句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哲学。
最后,“罗浮旧隐宁忧此,绝顶孤峰更拟攀”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隐居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继续探索自然之美的决心。罗浮山是古代文人隐居的胜地,诗人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即使在最高峰,孤独的山峰上,他仍然渴望攀登,寓意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马山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生态的尊重、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以及对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山水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