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法曲凄凉,唱彻霜天角晓全文

法曲凄凉,唱彻霜天角晓

出处:《江儿水
清 · 蒋士铨
金井梧桐老。
银床络纬么,秋声才向窗西吊。
砧声又自闺中捣。
琴声漫对墙东操,自按歌头水调。
法曲凄凉,唱彻霜天角晓

鉴赏

这首《江儿水》是清代诗人蒋士铨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景象,充满了浓郁的季节氛围和情感色彩。

首先,“金井梧桐老”,以“金井”点明地点,暗示了深秋的环境背景;“梧桐老”则形象地描绘出梧桐树在秋风中逐渐凋零的景象,给人一种时间流逝、万物衰败之感。梧桐树作为秋季的典型象征,其老态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更迭,也暗含了人生的沧桑与无常。

接着,“银床络纬么”,“银床”可能是指放置织机的平台,这里借指织机或织布的场景,而“络纬”则是纺织时使用的工具,整个句子描绘了织布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同时,“么”字在这里可能是拟声词,模拟了织布时的声音,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

“秋声才向窗西吊”,进一步深化了秋天的氛围,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通过“吊”字表达了秋声的哀婉与悲凉,仿佛秋天的声音在窗户西侧缓缓流淌,传递着一种淡淡的忧伤。

“砧声又自闺中捣”,“砧声”指的是捣衣声,古代妇女在秋日里为家人准备冬衣,常常会在此时捣衣,这一声音在闺房中回响,既体现了生活的日常,也蕴含了离别与思念的情感。通过“又”字,强调了这种声音的持续性,以及它在不同人心中的共鸣。

“琴声漫对墙东操”,“琴声”代表了艺术与情感的表达,与“墙东操”形成对比,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琴声或许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或是对自身命运的感慨,通过“漫”字,表现了这种情感的泛滥与无法抑制。

“自按歌头水调”,“水调”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歌曲之一,这里通过“自按”二字,展现了主人公独自弹奏的情景,表达了内心的自我慰藉与情感的释放。

“法曲凄凉,唱彻霜天角晓”,“法曲”指的是正式的音乐表演,这里的“凄凉”不仅指音乐本身的风格,也反映了演奏者或听众内心的情绪。随着音乐的结束,霜天的清晨悄然来临,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同时也可能寓意着某种精神上的觉醒或解脱。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意象的串联,构建了一个深秋的意境,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情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