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国艳夭娆酒半酣,去年同赏寄僧檐全文

国艳夭娆酒半酣,去年同赏寄僧檐

国艳夭娆酒半酣,去年同赏寄僧檐
但知扑扑晴香软,谁见森森晓态岩。
谷雨共惊无几日,蜜蜂未许辄先甜。
应须火急回征棹,一片辞枝可得黏。

注释

国艳:形容女子或花色极美,如同国色天香。
夭娆:娇艳动人,形容花朵盛开的样子。
僧檐:僧舍的屋檐,代指寺庙或静谧的环境。
扑扑:形容香气浓郁的样子。
森森:形容树木繁密或气势盛大。
晓态岩:清晨的姿态像岩石般坚硬,形容花儿坚韧不屈。
谷雨:春季的一个节气,雨水增多,适合植物生长。
蜜蜂未许:指蜜蜂还未开始采蜜。
火急:形容事情紧急,刻不容缓。
征棹:出航的船只,这里指诗人要离开。
辞枝:花瓣从树枝上脱落。
黏:粘贴,这里指花瓣可能粘在船桨上作为告别之物。

翻译

国色天香在半醉中绽放,去年我们一同欣赏在僧舍檐下。
只知它在晴天里香气软绵,又有谁知道它清晨的姿态如岩石般峻峭。
谷雨过后没几天就惊讶地发现,蜜蜂还未许诺先带来甜蜜。
应当赶紧返回,趁花瓣尚未全部脱落,还能粘上一片做纪念。

鉴赏

这段诗文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怀念和自然美景的描绘。

"国艳夭娆酒半酣,去年同赏寄僧檐。"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共饮酒、共同欣赏美景的情形,而“去年”一词则透露出时光流转和怀旧之情。

"但知扑扑晴香软,谁见森森晓态岩。" 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感受——柔和的花香与坚硬的山石形成对比,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哲思。

"谷雨共惊无几日,蜜蜂未许辄先甜。" 这两句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谷雨,以及蜜蜂尚未开始采蜜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瞬间变化的观察与感悟。

"应须火急回征棹,一片辞枝可得黏。"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急于返回、告别自然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和美好时光不舍昼夜之意。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美好的回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