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郎容易头如雪,且醉花前双玉卮
出处:《以危楼高百尺分韵得危字》
元末明初 · 顾瑛
楼上笙歌合奏时,湖山当席最相宜。
风吹轻袂身疑举,人立飞桥意不危。
蜃气欲浮河汉动,秋光已近女牛期。
潘郎容易头如雪,且醉花前双玉卮。
风吹轻袂身疑举,人立飞桥意不危。
蜃气欲浮河汉动,秋光已近女牛期。
潘郎容易头如雪,且醉花前双玉卮。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楼阁之上宴饮赏景的雅致画面。首句“楼上笙歌合奏时”,开篇即点出宴会的热闹氛围,音乐与欢声交织,营造出一种欢乐祥和的气氛。接着,“湖山当席最相宜”一句,将自然美景与宴会场景巧妙结合,暗示了此处风景绝佳,是宴饮的最佳地点。
“风吹轻袂身疑举,人立飞桥意不危”两句,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物在风中轻盈的姿态和站在高桥上的从容不迫,展现了人物的优雅与自信。这里的“轻袂”、“飞桥”不仅描绘了外在景象,也隐喻了内心世界的轻盈与自由。
“蜃气欲浮河汉动,秋光已近女牛期”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景色,蜃气(海市蜃楼)仿佛要与银河相接,秋色渐浓,接近七夕佳期,营造出一种浪漫而神秘的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期待。
最后,“潘郎容易头如雪,且醉花前双玉卮”以潘岳早生华发的故事为典故,表达了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鼓励人们珍惜当下,享受生活。诗人通过这一句,将个人情感融入到对宴会的描述之中,使得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雅士在宴会上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