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鸟不复鸣,流泉自潺湲
出处:《次韵张正民游智者寺》
宋 · 苏简
养拙何所诣,白昼门常关。
剥啄有好怀,绕郭横秋山。
佛庐占山麓,清净非人间。
曳杖得晤语,幽寻为怡颜。
三峰耸而秀,群巘抱以环。
寺同乔木古,僧与白云閒。
一鸟不复鸣,流泉自潺湲。
山林足胜践,世路羊肠艰。
剥啄有好怀,绕郭横秋山。
佛庐占山麓,清净非人间。
曳杖得晤语,幽寻为怡颜。
三峰耸而秀,群巘抱以环。
寺同乔木古,僧与白云閒。
一鸟不复鸣,流泉自潺湲。
山林足胜践,世路羊肠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养拙:隐居生活。何所诣:选择做什么。
白昼:白天。
门常关:常常紧闭门户。
剥啄:敲门声。
好怀:善意。
绕郭:环绕城郭。
横秋山:秋意浓浓的山峦。
佛庐:寺庙。
清净:清静。
曳杖:手持手杖。
晤语:交谈。
幽寻:深入幽静之地。
怡颜:使心情愉悦。
耸而秀:高耸入云,秀丽。
群巘:群山。
乔木古:古老的大树。
白云閒:与白云相伴,悠闲。
一鸟不复鸣:一只鸟儿不再鸣叫。
流泉:流水。
山林足胜践:山林美景值得欣赏。
世路羊肠艰:世道艰难曲折。
翻译
我选择隐居生活,白天也常常紧闭门户。门外有人敲门,带着善意来访,环绕城郭的是秋意浓浓的山峦。
寺庙坐落在山脚,清静得仿佛不在人间。
我手持手杖,得以与友人交谈,深入幽静之地,心情愉悦。
三座山峰高耸入云,群山环抱,景色秀丽。
寺庙古老如参天大树,僧人与白云相伴,生活悠闲。
一只鸟儿不再鸣叫,只有流水潺潺作响。
山林中的美景足以让人流连忘返,世间的道路却艰难曲折。
鉴赏
这首宋诗《次韵张正民游智者寺》是苏简的作品,诗人以清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寺秋日图景。首句“养拙何所诣,白昼门常关”表达了诗人选择隐逸,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剥啄有好怀,绕郭横秋山”展现了智者寺坐落在宁静的郊野,四周环绕着秋意浓浓的山峦。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环境,“佛庐占山麓,清净非人间”,暗示出寺庙的清幽和超凡脱俗。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曳杖得晤语,幽寻为怡颜”,享受着与僧侣的交谈和独自的探索,使心灵得到了愉悦。
诗中“三峰耸而秀,群巘抱以环”描绘了山峰的峻峭秀丽,以及群山环抱的壮观景象。接着,诗人赞美了寺庙的古老和僧侣的闲适,“寺同乔木古,僧与白云閒”,营造出一种岁月静好的氛围。
最后两句“一鸟不复鸣,流泉自潺湲”,以自然的寂静与流水声反衬出山林的宁谧,而“山林足胜践,世路羊肠艰”则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尘世道路艰难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智者寺的景色,传达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展现出宋代文人追求内心宁静与超脱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