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宗师心物外,为道运虚舟全文

宗师心物外,为道运虚舟

唐 · 李隆基
宗师心物外,为道运虚舟
不恋岩泉赏,来从宫禁游。
探玄知几岁,习静更宜秋。
烟树辨朝色,风湍闻夜流。
坐朝繁听览,寻胜在清幽。
欲广无为化,因兹庶可求。

拼音版原文

zōngshīxīnwàiwèidàoyùnzhōu
liànyánquánshǎngláicónggōngjìnyóu

tànxuánzhīsuìjìnggèngqiū
yānshùbiàncháofēngtuānwénliú

zuòcháofántīnglǎnxúnshèngzàiqīngyōu
广guǎngwèihuàyīnshùqiú

注释

宗师:指有深厚造诣的大师。
心物外:超越世俗和物质的境界。
运虚舟:驾驭着虚无的舟船,象征心灵的修炼。
岩泉赏:山岩中的泉水美景。
宫禁:皇宫禁地。
探玄:探索深奥的哲理。
几岁:多年。
习静:习惯于静修。
宜秋:适合秋季的宁静。
烟树:晨雾中的树木。
朝色:早晨的色彩。
风湍:风中的急流。
夜流:夜晚的流水声。
坐朝:在朝廷上处理政务。
繁听览:忙碌地听取各种事务。
清幽:清静幽深的地方。
无为化:无为而治的教化。
庶可求:或许可以找到或实现。

翻译

大师的心境超脱于世俗与物质之外,以虚无的舟船行进在道的道路上。
他不贪恋山岩泉水的美景,而是选择进入皇宫中寻求修行。
探索深奥的玄理已经多年,静修更适合在秋天这样的季节。
清晨的雾气中分辨树木的颜色,夜晚的流水声在风中回荡。
在朝廷上忙碌地听取各种事务,寻找胜境却偏爱清静之地。
想要推广无为而治的教化,或许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找到答案。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皇帝李隆基所作,题目为《为赵法师别造精院过院赋诗》。从诗的内容来看,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个人修养的展示。

“宗师心物外”表达了超脱世俗纷扰,达到一种心灵自由的状态。“为道运虚舟”则是用舟行于空中的意象,说明修道者应当顺应自然之道,以无为的态度处理世间万事。

“不恋岩泉赏”和“来从宫禁游”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对于山水之美的淡然,以及他由皇宫中出来,到赵法师所造精院中游览的心境。这里的“岩泉”代表自然界的宁静与美好,而“宫禁”则是世俗权力的象征。

接下来的“探玄知几岁,习静更宜秋”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家哲学深入研究的态度,以及对内心修养的重视。秋天作为季节,更容易让人产生出尘脱俗之思。

“烟树辨朝色,风湍闻夜流”则是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诗人的感受和情怀。这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早晨山林中烟雾缭绕的景象,以及夜晚溪水潺潺的声音。

“坐朝繁听览,寻胜在清幽”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这个环境中的心境和行为。这里的“坐朝”意味着静坐于早晨,而“繁听览”则是对周围景色细腻的观察和感受。“寻胜在清幽”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遗迹或美好风光的探求,这些都蕴含在清幽、不为世俗所扰之地。

最后,“欲广无为化,因兹庶可求”则是表达了一种愿望,即希望通过这种超脱尘世、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来实现一种普遍的、无为而治的人生哲学。这里的“庶可求”意味着通过努力和追求,这样的境界是可以达到和维持的。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于自然美好与内心修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