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版原文
昌黎有名言,受恩异知已。
而况不识面,知心讵能面,
知心讵能几。
浮云日多变,
交道冷如水。
握手遽下石,
利害毫发比。
人情易燥湿,
滟澦发九轨。
终然风雨晦,
鸡鸣独无已。
世变方下趋,
特立系君子。
山谷未见坡,
气味已相似。
希文非素交,
永叔甘远徙。
敢谓世无人,
前修可专美。
我昔闻君名,
恍如读青史。
已乃知同时,
深心爱敬起。
端平滥持衡,
荐贤职当尔。
亟以闻九重,
夜半下一纸。
雅志乐弦歌,
公车犹尼止。
贤者固难进,
夺情辞诏旨。
知贤未及用,
上印返田里。
闲居事幽屏,
黜陟不到耳。
宾朋有公言,
声徽振商祉。
入则禆国论,
挺挺中流砥。
出持皇华节,
光风泛桃李。
从容五六载,
平进付常理。
又闻交游间,
荣落保终始。
不负杨临贺,
真见其人矣。
夜梦加昼思,
仿佛眉宇紫。
军将忽打门,
缄书照窗几。
几檐屡开阖,
襟期顿清泚。
有如峄阳桐,
知音发妙指。
高情激孤笑,
新意偿宿喜。
得一夔已足,
失百参何耻。
老我岂私贺,
善类知有恃。
看君广厦开,
大芘天下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对友人徐德夫提刑的赞美和感慨之作。诗中提到韩愈(昌黎)的名言,强调了知遇之恩超越一般朋友关系。诗人感叹世态炎凉,友情易变,但对徐德夫的品性赞赏有加,认为他是君子,有高山流水般的品格,即使在仕途起伏中也能保持特立独行。
徐德夫在选拔人才方面公正无私,曾向朝廷推荐贤才,但因个人情感与官场规则冲突,被迫辞职归乡。他在闲居时仍关注国事,与宾客朋友交流,为国家出谋划策,出使时也以光明磊落的态度影响他人。诗中通过梦境和书信的场景,表达了对徐德夫品德的深深敬仰,认为他像峄阳桐一样,遇到知音能发出美妙的声音。
诗人感慨,尽管徐德夫未能得到充分任用,但他的德行足以令人欣慰,对于失去高位并不以为耻。诗人表示,自己为徐德夫的成就感到欣喜,并期待他能继续庇护天下士人。整首诗情感真挚,对徐德夫的评价既高且深,体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人才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