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民怀遗爱,作庙临罗池
出处:《与诸人分韵咏古碑探得罗池庙记以池字为韵》
宋 · 谢逸
德不盖当代,名欲万世垂。
刻石期后人,石与名俱隳。
子厚名世士,投荒死南夷。
柳民怀遗爱,作庙临罗池。
韩公记其事,沈子书其词。
韩词昭万古,沈诗妙一时。
名实两无愧,后世传不疑。
古人共閒燕,翰墨相娱嬉。
食不设寒具,玩此前贤碑。
愿作集古录,模楷欧少师。
刻石期后人,石与名俱隳。
子厚名世士,投荒死南夷。
柳民怀遗爱,作庙临罗池。
韩公记其事,沈子书其词。
韩词昭万古,沈诗妙一时。
名实两无愧,后世传不疑。
古人共閒燕,翰墨相娱嬉。
食不设寒具,玩此前贤碑。
愿作集古录,模楷欧少师。
鉴赏
此诗《与诸人分韵咏古碑探得罗池庙记以池字为韵》由宋代诗人谢逸所作。诗中探讨了道德与名声的关系,以及后人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与评价。
首句“德不盖当代,名欲万世垂”指出道德难以在当代完全彰显,但名声却能流传至万世。接着“刻石期后人,石与名俱隳”表达了通过镌刻石碑来期待后人铭记,然而石碑与名声最终都可能消逝。这反映了对道德与名声持久性的思考。
“子厚名世士,投荒死南夷”提到了古代的名人柳宗元(字子厚),他被贬谪至南方边远地区而去世。随后“柳民怀遗爱,作庙临罗池”描述了当地百姓怀念他的恩泽,修建庙宇供奉于罗池之畔。
“韩公记其事,沈子书其词”提到韩愈记录了柳宗元的事迹,沈亚之则撰写了相关文章。接下来“韩词昭万古,沈诗妙一时”赞扬了韩愈的文章和沈亚之的诗歌,认为它们分别在千秋万代和当时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名实两无愧,后世传不疑”强调了道德与名声的相符,以及它们在后世被广泛认可和传承的重要性。最后“古人共閒燕,翰墨相娱嬉”描绘了古人聚会时以文会友的情景,而“食不设寒具,玩此前贤碑”则表明他们不拘小节,专注于欣赏前人的碑文。
整首诗通过对比道德与名声、历史人物与后世纪念,展现了对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深刻思考。谢逸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精神的敬仰和对道德价值的追求。